類風溼關節炎的發病率是0.8
%,發病年齡多見於35~50歲,女性是男性的3倍。它的特點是主要累及外周關節的滑膜炎,也可以導致軟骨的破壞、骨質侵蝕和關節的畸形。類風溼因子可以是陽性的,類風溼因子的滴度與病情相關。另外有20%的患者可以表現為抗核抗體陽性。
一、臨床表現
主要表現為關節的受累,如慢性的多關節炎,以遠端的小關節為主,主要是指關節、腕關節和膝關節。另外很多患者可能有關節外表現,如類風溼結節、脈管炎、胸膜肺症狀等,但類風溼關節炎很少累及腎臟。
二、妊娠與類風溼關節炎的關係
多數患者妊娠期病情減輕,但產後病情常會加重,同時母乳餵養也可能會加重病情。類風溼關節炎對妊娠的影響不明顯,這主要是由於類風溼關節炎累及腎臟等重要臟器的風險性和危險性很小,這也是它與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區別。
三、妊娠期類風溼關節炎的治療
常用的治療藥物有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金製劑和免疫抑制劑。其中非甾體類抗炎藥包括阿斯匹林、吲哚美辛等,可以產生過期妊娠、動脈導管早閉(晚孕期避免應用)和羊水過少等副作用;糖皮質激素主要是短期應用來控制症狀的;金製劑的致畸作用不明,妊娠期應儘量避免使用;免疫抑制劑如硫唑嘌呤、CTX、MTX等也可以導致胎兒畸形,妊娠期也應避免使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