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學者對椎間盤退變或損傷前後的神經解剖、生物化學、生物力學進行了深入研究,人們逐漸認識到在沒有間盤突出的情況下,發生於間盤內部的病變也能引起下腰痛-椎間盤源性下腰痛。
椎間盤結構損傷的病理變化
纖維環內裂和/或炎性反應(椎間盤炎)這些病理變化稱為椎間盤內紊亂(IDD),大約40%的慢性下腰痛病人存在IDD。
椎間盤源性下腰痛的發病機制
1、椎間盤內化學物質的刺激
近年來許多研究表明,椎間盤退變或損傷過程中可產生大量炎症介質或退變產物,這些化學物質對末梢神經纖維的刺激可使神經組織處於超敏狀態,在外來輕微刺激下即可引起疼痛。
2、椎間盤後纖維環裂隙的出現
自髓核到纖維環外層有裂隙的出現伴隨著肉芽組織的侵入及炎性細胞滲出在椎間盤的後方形成炎性肉芽組織帶產生與癒合和生長有關的生長因子
在這些因子的作用下,椎間盤發生退變和炎症,從而引起下腰痛。
3、椎間盤內機械壓力的變化
目前認為,由於退變的椎間盤內炎性介質的含量非常高,在炎性介質的作用下,竇椎神經末端的傷害感受器處於超敏狀態,從而對機械壓力的痛閾下降,在輕微的機械壓力刺激下,即可產生神經衝動。
椎間盤源性下腰痛診斷在臨床上是極為常見的多發病,是椎間盤內各種疾病(如退變、終板損傷等)刺激椎間盤內疼痛感受器引起的功能喪失性下腰痛,不伴神經根性症狀,無神經節或節段過度活動的放射學證據,可描述為化學介導的椎間盤源性疼痛。
其臨床表現往往差異很大,只有綜合臨床表現,MRI,間盤造影並排除其它己知的導致慢性下腰痛的病因時才可診斷椎間盤源性下腰痛。
臨床特點
(1)最主要臨床特點是坐的耐受性下降,疼痛常在坐位時加劇,病人通常只能坐20分鐘左右,必須起立或行走以減輕疼痛。其原因是坐位,尤其是坐位前傾時椎間盤內壓力最高。
(2)疼痛主要位於下腰部,有時也可以向下肢放射,65%伴有下肢膝以下的疼痛,可為單側。最常見的加重因素是勞累後,坐位疼痛症狀重於站立或行走。
影像學特點
(1)X線表現:
常規X線檢查多呈陰性,有時可見椎間隙稍狹窄,骨贅形成或椎間失穩。
(2)MRI的T2加權:
像在病變椎間盤均顯示低訊號改變(椎間盤黑盤徵),纖維環後方出現高訊號區.這被認為是IDD的敏感表現。
診斷標準;目前尚無診斷的金標準,一般認為必須滿足下列條件:
(1)下腰痛症狀反覆發作,持續時間>6個月。
(2)持續下腰痛在坐位時加重,沒有根性症狀。
(3)間盤造影陽性或MR表現典型的單節段間盤低訊號、纖維環後部出現高訊號區。
椎間盤造影陽性-在椎間盤造影時誘發、複製下腰部疼痛,並且椎間盤造影顯示纖維環撕裂。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