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介入科 副主任醫師 毛穎民

  椎間盤源性下腰痛,在臨床上是極為常見的多發病,是椎間盤內紊亂(IDD)如退變、纖維環內裂症、椎間盤炎等刺激椎間盤內疼痛感受器引起的慢性下腰痛,不伴根性症狀,無神經根受壓或椎體節段過度移位的放射學證據,可描述為化學介導的椎間盤源性疼痛。

  首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腰椎間盤

  腰椎間盤由中間的髓核和周圍的纖維環以及上下面的終板組成。髓核的營養供應主要靠纖維環和終板的滲透,其本身是沒有血供的。  

  椎間盤的神經支配非常複雜,感覺主要通過交感神經來傳導,後方還有竇椎神經的感覺纖維支配。竇椎神經從腰神經根分出後向椎管內走行,分出更精細的分支,組成神經網,支配後縱韌帶以及腹側硬膜囊。這些神經網的特點為左右交聯、上下交聯,椎間盤的椎體的後緣都受到後縱韌帶神經網的支配。前縱韌帶中同樣也有上下左右交聯的神經網,來源於交感幹發出的交感神經。  

  由於神經網上下左右相關交聯,傷害性刺激可以通過網路傳遞至雙側的脊髓,這也是為什麼患者表現為有時左側疼有時右側疼。而且腰椎包括椎間盤常受到多個節段神經的共同支配,導致疼痛根源的定位非常困難。由於交感神經參與椎間盤的感覺傳導,而交感神經由C8-L2神經根組成,所以有人嘗試在L2水平。

  腰疼要做哪些檢查

  1、CT檢查

  可清晰顯示椎體前、後緣的骨贅,硬脊膜囊、脊髓、神經根的受壓部位和程度,測得椎管前後徑和橫徑,還能瞭解椎間孔和橫突孔有無狹小,椎板有無肥厚等。

  2、拍X線片

  是腰部疼痛病人的常規檢查。—般須攝正位、側位和左右斜位片,必要時加攝頸部前屈和後伸時的側位片。正位片可能見到椎間隙狹窄、鉤椎關節骨質增生,椎弓根增粗。側位片可發現頸椎生理前突消失,椎體前後緣形成骨脣,椎間隙狹窄和椎管狹窄。斜位片可判定椎間孔的情況。

  3、磁共振

  可清晰顯示間盤組織後突,壓迫硬脊膜囊和脊髓的情況,以及有無靜脈迴流受阻、受壓,區域性脊髓內有無囊性病變等情況。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