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簡稱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種,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導致的肝臟炎性病變。公眾對乙型肝炎(簡稱乙肝)都較熟悉,對丙肝則可能比較陌生。根據我們在國家八、五科技攻關研究的資料,我國人群丙肝感染率約為3%。據此推算,我國約有4千萬丙肝感染者。丙型肝炎也是嚴重影響我國公眾健康的重要傳染性疾病。
和乙型肝炎相似,丙型肝炎主要經血液途徑傳播。輸血和使用血製品曾是丙肝傳播的主要途徑。自開展義務獻血和獻血員丙肝篩查以來,此途徑已經得到有效控制。目前最主要的是通過破損的面板和粘膜導致的血液暴露傳播。其中最常見的是靜脈共用注射器吸毒。此外,共用剔須刀或牙刷、紋身、穿耳孔以及醫源性血液暴露等均有潛在傳播丙肝的可能。性接觸傳播主要見於性亂者。也可經母嬰傳播,但機率不高。日常工作接觸一般不會傳播。
感染丙型肝炎病毒後,不論男女老幼,大多數人會形成慢性感染。感染後較長時期可無症狀,肝功能也正常,但血液中丙肝病毒標誌呈陽性。大約十年後則出現肝臟損害,表現為乏力、倦怠、消化道症狀,以及肝功能異常。再經過約十年,一部分患者可能發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丙肝的診斷主要通過抽血檢測丙肝病毒抗體和病毒基因。當發現肝功能異常且丙肝抗體呈陽性,應及時檢測病毒基因。檢測病毒基因不但可以使丙肝確診,而且可據此決定是否需進行抗病毒治療。一次檢測陰性並不能排除丙肝,有時需多次反覆檢測。一旦確診,就應考慮進行以抗病毒治療為主的綜合治療。
丙型肝炎的發現雖然只有不到二十年的時間,但丙型肝炎的治療進展迅速。丙肝的治療一般採用長效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治療療程與病毒基因型有關。由於長效干擾素價格昂貴,經濟壓力較大的患者可以考慮採用普通干擾素聯合利巴韋林治療。通過治療,超過半數患者可達到持久緩解甚或治癒,效果明顯好於乙肝。因此積極治療可有效阻斷丙肝病情的進展。此外,一些新藥正在不斷開發中,有些已經在進行臨床實驗,不久就會造福於廣大患者。
由於目前尚無有效疫苗可供丙型肝炎的預防,從傳播途徑著手是預防丙肝傳播的重要環節。積極推行義務獻血、加強血液篩查、減少醫源性傳播已經顯著降低了丙型肝炎的傳播。遠離毒品、健康的性行為、不共用剔須刀和牙具等則對我們個人防護具有重要意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