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最嚴重的微血管併發症之一。國外資料表明,由於糖尿病腎病造成腎功能衰竭者比非糖尿病者高17倍,我國糖尿病腎病發生率為33.6%,糖尿病腎病是引起糖尿病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腎臟最基本的功能結構是腎單位,每個人總計約有100萬個腎單位。
腎單位是由腎小球囊、腎小球和腎小管組成,腎小球之間是系膜區。糖尿病腎病最主要的病理改變是腎小球硬化、腎小動脈玻璃樣變、基底膜增厚、腎小球間的系膜區擴增。
臨床上常將糖尿病腎病從輕到重分為5期:第一期主要是代償性的腎臟功能亢進,腎臟還沒有明顯的病理改變,有的患者腎臟體積有所增加,第二期腎臟發生了組織學上的改變,但此時有關化驗檢查陰性,也就是說還查不出什麼問題,病人也還沒有什麼感覺,僅少數病人有時血壓偏高,從第三期開始病人已有臨床上的不正常,如尿蛋白出現,血壓也開始增高,此階段關鍵性的化驗結果是尿中微量清蛋白分泌率已高於20微克/分鐘(μg/min),臨床上通常將這一期腎病稱為早期腎病。
早期腎病是糖尿病腎病得以完全治癒的最後機會,再向前發展,糖尿病腎病就無法完全治癒了。如果尿微量清蛋白分泌率超過200微克/分鐘,病情就進入了第四期,第四期又稱為臨床腎病,其主要特點就是尿中出現大量蛋白,血壓持續性地升高;到了第五期,糖尿病腎病已進入晚期,我們常稱之為終末腎病,此時病人因腎功能不全,血液中的廢物,如肌酐和尿素氮也開始升高,其中血肌酐水平升高超過2.0毫克/分升(mg/dL)是終末腎病的診斷指標,終末腎病病人往往伴有顯著的高血壓和浮腫。根據血肌酐的水平,我們把終末腎病又分為3個階段,血肌酐高於2.0毫克/分升叫做腎功能不全,血肌酐高於5.0毫克/分升叫做腎功能衰竭,如果血肌酐超過8.0毫克/分升,我們就稱該病人已經發生了尿毒症。
糖尿病腎病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一旦臨床表現比較明確,糖尿病腎病就已經難以根治了,所以糖尿病腎病的第一個治療措施還是控制好糖尿病,避免腎臟病變的發生。1993年,美國和加拿大學者聯合發表了他們名曰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試驗(英文代號為DCCT)的研究成果,這項試驗歷時10年耗資1億美元,研究物件是1型糖尿病病人。1998年英國學者又發表了他們名曰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英文代號為UKPDS)的研究成果,這項試驗歷時20年,主要針對2型糖尿病病人。
在這兩個意義重大的研究中,他們發現無論是l型還是2型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水平對糖尿病腎病和糖尿病眼底病變的發生和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使1型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下降一半,使2型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率降低l/3。病人如已發展到早期腎病階段,為了控制好病情,保護現存的腎臟功能,應積極動員他們接受胰島素治療;第二個措施就是控制好病人的血壓,高血壓是使糖尿病腎病加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病人應該飲食清淡,少吃鹽,已有血壓高者要毫不猶豫地堅持使用降壓藥物,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
目前對中、晚期糖尿病腎病的病因治療手段還不多,主要目的是防止糖尿病腎病的進一步發展,避免腎功能不全和尿毒症的發生,而不是使它逆轉。首先,患者應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糖尿病腎病病人每天從尿中丟失大量蛋白質,所以必須補充適量的蛋白質,特別是優質動物蛋白。
但到了糖尿病腎病的晚期,大量蛋白質的攝入會使血液中蛋白質的代謝產物,如肌酐和尿素氮等增高,給病人帶來危害,所以晚期腎病病人必須適當限制蛋白質的攝入量,特別是要限制質量較低的植物蛋白的攝入量;第二條是避免泌尿系感染,反覆發作的泌尿系感染可能加速糖尿病腎病的進展。
第三條是中藥治療,中醫中藥對治療腎病有著豐富的經驗,能因人施治、辨證論治,對糖尿病腎病有較大的意義。最後的一條是當腎臟病變已發展到尿毒症階段,除了上面所說的以外,還需要通過腹膜透析或者血液透析把血液中的廢物排出體外,如條件允許,進行腎臟移植是使病人腎功能得以恢復的唯一出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