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指由於糖尿病引起的下肢動脈病變和區域性神經異常所致的足部感染、潰瘍和深層組織破壞,是糖尿病的嚴重併發症,致殘率和致死率高。下肢動脈閉塞性疾病是導致糖尿病足發生發展惡化的主要原因,常表現為間歇性跛行、下肢疼痛、肢端發涼、足背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足潰瘍或壞疽等。根據血管閉塞的程度分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閉塞,根據閉塞的範圍分為節段性和廣泛性閉塞。
血管介入的蓬勃發展,給糖尿病足患者帶來新的曙光。糖尿病足的下肢介入治療在我國是一項剛剛起步的的新技術,由血管外科、介入科和內分泌科的醫生相互配合實施。開展血管內介入治療的目的在於開通閉塞的血管,挽救缺血的下肢,降低截肢率,提高糖尿病足患者的生活質量。手術包括經皮腔內血管成形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血管內支架置入術、經導管動脈內溶栓、超聲消融、粥樣斑快旋切術、經皮機械血栓消融等。
PTA是目前國際上治療糖尿病足的最先進的技術之一,是通過加壓的氣囊壓迫粥樣斑塊,使斑塊殼受壓破裂而擴張管腔;此外,動脈中層的彈力纖維、膠原纖維及平滑肌細胞等被過度伸展而使管腔擴大。管腔擴張後由於脈衝血流增強,一般不易再狹窄。手術中使用造影介入技術,經對側或同側股動脈逆行或順行穿刺插管做常規造影,明確病變部位及閉塞程度、側支迴圈情況,並根據實際情況在導絲引導下將球囊置於狹窄部位,球囊的直徑與長度依病變部位及長度而定,選用合適的球囊在狹窄段進行充分擴張,並造影觀察效果,如PTA後開通不滿意者置放合適的血管腔內支架,隨後配合抗凝治療和改善微血管迴圈的藥物,便能有效地治療由下肢血管嚴重狹窄或閉塞引起的糖尿病足。病變長度>7 cm對通暢率的影響較大,若在3 cm以下或多個1 cm左右的病變,單純PTA的治療即可獲得良好的效果。PTA適合節段性狹窄病變,因為廣泛性狹窄、閉塞病變,球囊導管多次分段擴張易造成血管損傷。
與外科手術相比,該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療效確切、見效快、操作簡單,併發症少,具有可重複性等突出優點。採用介入方法面臨的問題主要是病變血管的再狹窄。究其原因,早期因素主要有技術瑕疵、再通血流量太低或血液凝固性增高等,中期因素主要是再通血管內膜增生,而晚期主要是動脈粥樣硬化繼續發展的結果。但由於該方法具有可重複性,不失為糖尿病足的理想治療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