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筋膜疼痛的治療原則應當是消除疼痛,恢復功能。病程較短、症狀輕微的筋膜損傷、炎症或粘連,可以通過服藥、鍛鍊而自愈。病程較長、程度較重的區域性損傷、炎症或粘連,則需要區域性治療。區域性治療的方法有:
1、外用藥物治療,即各種透皮貼劑、膏藥、藥物外敷、薰洗等,透皮貼劑或膏藥治療簡單、應用方便,對輕中度病變確切有效,易為患者所接受,也較為常用。但應注意貼用時間不宜超過24小時,以免引起過敏,或發熱貼劑引起燙傷等。
2、物理治療,各種物理治療方法均可以試用,如超聲、超鐳射、各種電刺激治療、紅外線治療、磁療等,但注意選擇合適引數,尤其超鐳射及紅外線治療,因患部面板感覺較正常面板遲鈍,特別注意避免燒傷。
3、衝擊波治療,適於多數患者,可以針對性消除粘連、增加筋膜延展性,對於減輕症狀和改善功能均有良好效果,但治療中會有一定疼痛感,少數患者治療後1~2天內可有疼痛一過性加重,性質可與原先疼痛不同。
4、推拿按摩,急性期可適當選用,慢性期不推薦。因為其效果相當於被動完成鍛鍊動作,過於依賴可能造成筋膜損傷加重,炎症粘連遷延不愈。
5、鍼灸治療,損傷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如治療有效,可以選擇應用,但1~2個療程仍效果不滿意,則不建議繼續治療,可改選其它方法。
6、有創治療,如區域性注射消炎鎮痛液、小針刀治療,或銀質針等。若治療位置準確,可以起到立杆見影的效果。但多次治療副作用明顯,如使附近肌腱變脆、用力時造成斷裂的風險增加,感染機會增多,反覆針刀損傷亦有導致粘連加重之虞。銀質針可造成較大範圍的治療性損傷,應慎重選用。
7、其它,如水療、泥療、蠟療、溫泉浴、日光浴等,均有一定幫助。但應注意有無過敏反應,如光敏性皮炎等。
肌筋膜疼痛診斷簡單,但治療絕非想象中的那麼容易,有的反覆治療效果不明顯,患者非常痛苦。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按療程要求完成必要治療,同時應注意避免引起症狀加重的因素,如治療部位著力負荷加重、疲勞活動、患部受涼等等。治癒之後並非萬事皆休,因為病變處可能還存在潛在的炎症粘連,只是表現輕微而已,若再度疲勞損傷或遇冷受涼,症狀會復發加重。因此治癒之後應避免復發,主要方法為強調功能鍛鍊。較好的鍛鍊方法有太極拳、瑜伽操等。亦可依據個人愛好選擇適當的鍛鍊方式。重在堅持不懈,保持良好的健康狀態和運動功能狀態,才能有效避免復發。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