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防
1、準備的飯食要少,要養成孩子每頓吃飯必吃完的好習慣
孩子的胃容量小,粗糙、大塊或過量的食物,都容易讓孩子的腸胃阻塞,引起消化不良。所以,孩子吃飯時,家長應給孩子準備一小份飯,一般約為成人量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這樣,孩子就不會有永遠吃不完的感覺,吃完之後還會有成就感。
2、少食多餐,慎選優質點心
雖然孩子的胃容量小,每次吃不了太多的食物,但其精力旺盛,活動量大,幾乎每3~4小時就需要給其補充飲食。所以,孩子的飲食應堅持少量多餐。家長可以把孩子每日所需的營養,分成三頓正餐和兩頓副餐來供給。
至於副餐,可以選擇一些富含營養的食品,如白木耳、杏仁、蜂蜜等。這些食物不僅含有優質蛋白質及脂質,還有軟便潤腸的作用,是孩子最佳的活力補給來源。家長可將白木耳煮軟剁碎做成甜羹給孩子食用;也可將杏仁磨碎加點燕麥、葡萄乾,用水沖泡給孩子當飲料喝;或將蜂蜜澆在水果或蛋糕上給孩子食用。
3、巧妙補充纖維質
如果孩子平時討厭吃蔬菜、水果,可以讓其多吃木耳、杏鮑菇、海苔、海帶、果乾等食物,以增加其纖維質的攝入,從而促進其排便。
中醫認為,兒童便祕的原因在於其體質燥熱。因此,便祕的孩子平時可以多進食瓜類水果,如西瓜、香瓜、哈密瓜等,以消除其體內的燥熱。
如果孩子不喜歡這類水果的味道,可以在水果上灑點煉乳、酸奶或冰淇淋,讓香濃的甜奶味蓋過瓜味。
此外,家長還應經常為孩子熬點綠豆薏仁粥吃,也能起到解熱通便的作用。
4、適當運動
平時,家長應鼓勵孩子多參加體育運動。因為運動可增加腸蠕動,促進排便。家長也可在孩子臨睡前,以其肚臍為中心按順時針方向輕輕按摩其腹部,這樣不僅可以促進孩子的腸蠕動,還有助於其入眠。另外,在孩子進食後一小時輕按以下兩處穴位,也可促進其排便。
足三裡穴:此穴位位於髕骨下緣3寸,脛骨外側1寸處。可連續按壓1~2分鐘。
支溝穴:此穴位位於手腕背部橫紋上3寸處,尺骨與橈骨之間。可連續按壓1~2分鐘。
5、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不按時排便是導致許多孩子便祕的原因之一。3~7歲的兒童,其腹部及骨盆腔的肌肉正處在發育階段,排便反射的功能尚不成熟。他們還不知道有便意就該上洗手間,經常需要家長的提醒。
因此,家長可以把早餐後一小時作為孩子固定的排便時間。開始時,家長可以陪伴孩子排便,每次10分鐘左右,漸漸幫助孩子養成定時入廁的習慣。如廁前可給孩子喝杯果汁或溫蜂蜜水潤潤腸。
6、注意孩子的口腔衛生
孩子的口腔衛生是很多家長容易忽略的。孩子牙齒不好會變得挑食、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這自然會影響排便。因此,家長平常除了注意讓孩子餐後正確刷牙外,還應定期(每三個月)帶其到牙醫診所做一下檢查。
如果你的孩子經常便祕,採取上述措施後也沒有改善,或者有腹部劇痛、嘔吐等症狀,或有精神懶散、尿量減少等明顯脫水症狀,一定要儘快送孩子到醫院診治,以便能對症下藥,及時解除孩子的患疾之苦。
如何調理
飲食調理
治療兒童便祕,最主要的還是應以調護為主。要儘量調整飲食結構,使飲食多樣化,讓孩子多吃水果、蔬菜等富含粗纖維的食品。最後,要注意補充水分,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每次餐前半小時空腹喝一杯蜂蜜水或者冷開水,這樣可以起到潤腸通便的作用。對於經過調護仍然存在便祕現象的兒童來說,可以適當服用藥物治療。
另據專家介紹,兒童便祕多以虛症為主,治療時可以服用一些潤腸通便的藥物,如麻仁潤腸丸。當兒童大便乾硬卡到直腸時,可以用灌腸的方法灌注一些清腸露、開塞露等臨時解決問題。
生活習慣調理
若發現兒童長期便祕,那就應找出真正原因。這時,治療兒童便祕還應注意,改善飲食是個重點。控制食用麥片、蛋糕、餅乾等市售兒童食品;誘導其多喝水;胡蘿蔔、青菜、竹筍、薯類、玉米、良品等纖維食物應是其常見的桌上菜。
另外,改變生活習慣也很重要。培養其早睡早起和晨起排便的好習慣,堅持一段時間之後,便祕會有所改善或痊癒。如便祕特別嚴重者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瀉劑,但切不可自行多用久用瀉劑,否則,便祕未除,更添新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