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科 副主任醫師 王文春

  一、早期康復:此期患者一般表現為遲緩性麻痺,沒有隨意的肌肉收縮,也不出現聯合反應,機體基本處於全面鬆弛狀態;相當於Brunnstrom恢復階段1-2期。

  (一)基本目的:早期康復的基本目的是防止日後會嚴重影響康復程序的合併症,如腫脹,肌肉萎縮,關節活動受限等;爭取功能得到儘早的改善,預防併發症。

  (二)早期康復方法:

  1、正確體位:教會家屬和護理人員採用正確的體位擺放,包括仰臥位,健側臥位和患側臥位的方法,要求每2小時翻身一次,並拍背數下。

  2、翻身練習:雙手交叉前平舉,分別向兩側轉動,雙足撐床。

  3、床上自我輔助練習:雙手交叉前平舉,上舉過頭,側舉,指鼻,雙腿屈曲撐床抬臀,雙腳交叉側移等。

  4、床邊被動運動――上肢:肩胛帶,肩關節,肘關節,腕指關節。

  5、床邊被動運動――軀幹牽拉,背肌擠壓刺激。

  6、床邊被動運動――下肢:髖關節,膝關節及踝趾關節。

  7、促進肌肉收縮的方法:利用對肌肉的突然牽張,引起肌肉收縮。

  8、排痰

  9、床頭抬高坐位訓練:床頭漸抬高,每個位置患者能維持30分鐘,則漸加10度再訓練,直至能床邊坐起,無靠位平衡練習。

  10、面,肌刺激:張口,鼓腮,叩齒,伸,頂上顎等,冰凍棉(或冰塊含服)及味覺刺激。

  11、呼吸控制練習:要求患者深吸氣―緩慢呼氣,放鬆。

  12、坐訓練:在床頭抬高未達90度前,首先訓練患者側後單手支撐抬頭抬肩的動作,直至能支撐坐起。

  13、坐位平衡:正確坐姿,床邊坐位平衡,包括前後左右各向。

  14、坐位操:以加強平衡訓練,包括雙手交叉前平瘵,側瘵,雙手交叉指鼻,雙手交叉向前指物;健側下肢肌力訓練等,可教會家屬及護理人員,然後一日多次督促患者練習。

  15、床到輪椅(或椅)的轉移。

  16、坐站練習:如有條件可早期給予患者床站立,幫助患者重獲垂直感,重獲對抗重力肌的控制,重獲血壓的自身調節,改善立位平衡和克服直立性低血壓。一般情況下腦梗塞患者要求在入選治療組3-4天后達到床邊坐位,二週內可訓練站立,輔助力量視病情而定;腦出血患者應儘量在二週內達到床邊坐位,四周內達到站立。

  17、健手做力所能及的日常生活活動:吃飯、穿衣、洗漱等。

  18、認知及言語治療。

  19、應用推拿鍼灸治療。

  20、應用中頻等物理治療方法。

  21、心理治療等等。

  二、中期康復:此期患者可明顯的表現出上肢的屈肌協同運動和下肢的伸肌協同運動,並逐漸可做到某些肌肉關節的獨立運動,相當於B恢復3-5期。

  (一)中期康復目的:抑制協同運動模式,儘可能訓練肌肉關節能夠隨意的獨立的運動,提高各關節的協調性,漸恢復患者的運動能力。

  (二)中期康復方法:從被動――助動――主動。

  1、抑制上肢的痙攣模式。

  2、伸展軀幹促進和改軀幹活動性,抑制軀幹緊張,痙攣。

  3、雙手抱膝左右輕身體以控制上下肢痙攣。

  4、肩關節屈下用患手觸控治療者手再觸控自己前額,然後再觸控自己對側肩以訓練肘關節隨意屈伸功能。

  5、肢體放置與保持活動:在患手活動期間,指示在任意一個角度停住,並保持在此位置片刻以提高患上肢的空間控制能力。

  6、肩關節各向關節自主運動:肩前平舉,肩外展,肩外旋。

  7、肘關節各向自主運動:肘,展,前臂旋前旋後。

  8、腕指的自主運動:腕背伸,側偏,拇指外展,對指等。

  9、肩帶的活動:向上、向外、向下。

  10、橋式運動訓練髖關節伸展控制。

  11、髖內外,外展的控制訓練:健側中立位患側做,患側中立位健側做。

  12、膝關節屈伸展控制訓練。

  13、髖伸展位膝關節的屈伸展控制訓練。

  14、患者懸垂位訓練下肢準備負重運動。

  15、俯臥位屈患膝訓練。

  16、患側上肢支撐訓練。

  17、患側上肢下做小範圍屈伸肘關節。

  18、患手向前推物或雙手交叉拾物。

  19、手背推移物體。

  20、前臂旋轉壓橡皮泥。

  21、患側下肢屈髖運動。

  22、手指夾拾小物體(越過中線)。

  23、健側下肢肌力訓練。

  24、患側下肢屈伸膝運動。

  25、站立平衡訓練:左右前後移動重心。

  26、站立平衡操:雙手交叉(可視情況而定)前平舉過頭,前平舉後軀幹左右旋轉等。

  27、坐站控制訓練,及分解練習。

  28、雙手支撐牆面做肘關節屈曲伸展運動以促進肘關節伸展或者患手獨立支撐。

  29、雙腿前後站立,重心移動以小範圍屈伸患膝。

  30、髖伸展位屈膝。

  31、屈髖屈膝準備邁步。

  32、患側下肢內收、外展和下降骨盆訓練。

  33、扶持下單腿分別站立。

  34、低邁步訓練以控制骨盆上提下進行邁步。

  (三)康復安排:以上各項基本需治療師幫助與指導完成,一般每天1-2次,每次45分鐘,每週練習4-5天,家庭內一天一次,下午可指導家屬練習一次。

  (四)注意事項:所有的關節應保持最大關節活動範圍,並治療是在無痛或患者能耐受的範圍之內,避免暴力,以輕柔手法為宜;治療師應給適當的保護,輔助力量應由大到小,鼓勵患者獨立完成。

  三、後期康復

  (一)康復目的:此期患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使用患側肢體,相當Brunnstorm恢復階段5-6期。康復訓練的目的在於如何更加自如的使用患側,如何更好的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通過訓練掌握的技能,提高各種ADL能力,在保證運動質量的基礎上提高速度,最大限度提高生活質量。

  (二)康復方法:繼續前一階段的訓練,進一步鞏固,提高並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1、手指的精細動作加強訓練。

  2、側方行走訓練:先向健側後向後側。

  3、改善步態訓練:骨盆放鬆,屈膝加強訓練。

  4、改善步態訓練:踝背伸牽伸。

  5、促進患側下肢支撐能力:站立位,健腿在前,患腿在後,指示重心前移,患足足跟不能離地。

  6、促進患側下肢支撐能力,患肢負重,健肢前後邁步。

  7、做站立位兩足輪流交叉運動。

  8、家庭ADL指導。

  9、居室改造。

  (三)關於輔助器具的使用。

  1、足託――足下垂。

  2、腕背伸夾板――屈腕痙攣。

  3、柺杖,助行囂。

  4、輪椅等等。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