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pH監測:可將NERD患者分為不同亞型,24小時pH監測可以對GERD患者治療前後的效果進行評估。有學者對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NERD患者進行24小時pH監測,結果發現三者的檢查結果有顯著差異。同時可以根據24小時pH監測的結果,將NERD患者分為不同亞型。不同亞型間的臨床症狀和治療效果不同。
有研究結果顯示,Barrett黏膜長度與病人食管酸暴露的時間有關:長節段Barrett食管病人較短節段Barrett食管病人的酸暴露顯著延長。延長遠端食管黏膜對胃內容物的暴露時間能夠誘發Barrett食管的發生。Barrett食管病人酸和膽汁暴露顯著增加,用PPI治療均可消失。胃酸和十二指腸內容物可能是誘發Barrett黏膜的必需因素。
研究表明,無酸的膽汁反流不足以損傷食管黏膜。臨床分型幾十年來,GERD一直被認為是一種漸進性疾病。輕型GERD表現為有典型的反流症狀而沒有食管黏膜破損,隨著病情的加重,出現反流性食管炎(由輕度到重度),病情繼續加重時則出現包括食管狹窄、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等併發症。但是,近期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NERD不是GERD的輕度階段。NERD患者的症狀程度、發生頻率以及生活質量與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是相似的。對於抗反流治療的效果,二者也是相似的。但是,NERD患者對於PPI治療的效果卻比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低30%以上。
幾項回顧性研究也表明,很少有NERD患者的自然病程會發展為反流性食管炎或Barrett食管,大多數NERD患者都會在其生活中保持NERD的狀態。同樣,反流性食管炎也很少發展至Barrett食管。因此,這些學者認為,從發病機制、治療效果以及潛在併發症診斷等方面者,NERD、反流性食管炎以及Barrett食管都是GERD自然病程中完全不同的三種疾病。儘管這一分型尚未取得共識,但持該理論的學者認為,這種分類方式可以更好地確定各種亞型的特點,從而更好地確定各亞型的診斷治療辦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