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醫院查病,人們習慣於抽血化驗等及各種檢查儀器的使用,往往忽視了醫生觸診(用手觸控區域性)這一環節。其實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有時觸診再結合病史就可以大體診斷出是什麼病。為此特將我的臨床診查案例提出與大家分享。
例一,女,75歲。因急性溼疹入住面板科(在西院),入院時查血色素5克、大便潛血陽性,主管醫生電話邀我給她做結腸鏡,那天正巧我西院門診,我要看看病人情況。一會兒家屬用輪椅推著病人來到門診,我一看病人精神萎靡、體瘦、虛弱、貧血貌,估計她耐受不了結腸鏡檢查,從病情分析可能有右半結腸佔位。病人家屬聽說老太太不能耐受結腸鏡檢查,就要求找一個老太太能耐受的檢查方法,我說讓老太太躺在檢查床上我給她摸摸腹部有沒有包塊吧。
病人躺下後看腹部面板完整鬆馳、呈舟狀腹,觸診在右中腹臍上2釐米處可以觸及約3×3×2釐米的包塊,無壓痛、不活動。看來貧血、大便潛血的原因就是我觸診摸到的腹部包塊了。囑咐病人家屬若手術根治,需要營養支援,做進一步的全身查體再決定。
例二,女,62歲。因腹痛數日逐漸加重要求做結腸鏡檢查來找我,問她腹痛部位她說好像臍周疼痛,我給她做了腹部觸診,在臍與右髂前上棘連線的中外 1/ 3處明顯壓痛,這個體徵叫麥氏點壓痛,是臨床診斷闌尾炎的依據,我又讓她做了腹部B超,也符合闌尾炎的診斷。該病人馬上辦理了入院接受手術治療。
例三,男,40歲。反覆膿血便,肛門下墜3年,在外院診斷為潰瘍性結腸炎治療效果不好來診。病人的結腸鏡檢查報告為:直腸下段區域性充血、腫脹,有膿苔。
再仔細問病史,該病人發病時肛門下墜、有時發熱,大便次數不多還排便困難,該症狀持續幾天,排出膿血便後,症狀就慢慢緩解了,平時肛周潮溼,間隔一段時間又會復發。我給他做了肛門指檢(相當於觸診),直腸下段粘膜下區域性有條索及結節可及,其餘部位的直腸粘膜光滑平坦,據此我的臨床診斷:該病人不是潰瘍性結腸炎而是直腸粘膜下瘻,只有手術才能根治。
診斷疾病,除了詳細詢問病史外,根據病情做區域性檢查極為重要。有時一個體徵就是某個疾病的診斷依據,這個體徵就是靠西醫視、觸、叩、聽發現的,中醫診病靠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二者異曲同工,都是為了診斷疾病所必須的,即便在現代醫學檢查手段高度發展的今天,也不能忽視醫生“觸診”這一環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