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壓封閉引流由於持續高負壓引流,可及時徹底清除創面及腔隙內的滲液。從而使創面保持潔淨,避免了交叉感染,促進組織修復,在骨科臨床得到了較廣泛的應用。我科2006年3月至2010年對56例複雜創面患者應用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取得了較滿意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56例,男39例,女17例;年齡在24至57歲,平均年齡36歲。其中骶尾部褥瘡14例,小腿開放骨折骨外露25例,原位反植皮者17例。
1.2手術材料
1VSD醫用泡沫材料(武漢維斯第醫用有限公司生產)是一種泡沫型合成敷料,形如海綿、白色、無毒、組織相容性好。具有極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有3種規格可供選用,並帶有多側孔硬質引流管。2單項透明貼膜(SmithNephew公司生產)具有良好的透氧透氣性,能防水。
1.3手術方法
根據患者創面的部位選擇合適的體位和麻醉方法。骶尾部褥瘡者術中徹底切除壞組織、充分開放潛在的死腔,雙氧水及生理鹽水反覆沖洗創面後結紮處理活動出血點,然後縫合VSD敷料。面板撕脫傷者將撕脫的面板反鋪在消毒的木板上,剔除全部皮下脂肪組織,保留真皮下血管網,製成大張中厚皮片,然後把皮用刀戳成篩網狀後縫合於創緣,並保持適當張力,同時縫合VSD敷料。
對於小腿開放骨折者,如一期固定後骨組織裸露,徹底清創後直接縫合VSD敷料;後期出現骨外露者在外露骨上用鑽頭適當鑽孔並切除皮緣,然後根據創面大小選擇合適的VSD敷料覆蓋於創面並縫合。如果創面過大,可用幾塊VSD敷料串聯縫合。最後用酒精脫去面板的油脂,幹紗布搽拭面板至乾燥。把半透膜覆於整個創面及引流管,可利用包餃子法或者系膜法⑴確保其密封不漏氣。引流管與負壓吸引器相連,維持負壓在125~450mmHg,如引流管較多時可用三通接頭將引流管串接後接吸引器。
1.4術後處理
術後需密切觀察創面的封閉情況以及管道的連線是否可靠。如發現漏氣,及時用貼膜封閉,防止負壓失效。如發現引流液中有大量血液則需及時止血處理或者降低負壓觀察。由於在引流液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創傷狀態下的高代謝反應,應給予營養支援治療,促進正氮平衡;鼓勵患者進食高蛋白,高熱量以及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易消化的食物,注意監測水、電解質的變化,及時予以補充和調整。合理使用抗菌素,防止感染。同時指導相應的功能鍛鍊,以減少臥床併發症的發生。
2、結果
本組患者使用VSD7-12天,平均9天,14例褥瘡患者經一次負壓吸引治療後創面肉芽紅潤、新鮮。一期行區域性轉移皮瓣覆蓋褥瘡,皮瓣彈性、色澤良好。17例反植皮患者大部面板成活,殘餘創面行點狀植皮後完全覆蓋。25例骨外露患者中19例為一次負壓吸引後行後續肌皮瓣轉移術。6例大面積骨外露患者經兩次吸引後,創面用遊離肌皮瓣覆蓋,皮瓣均成活。
3、討論
骨科臨床中,軟組織的缺損處理比較棘手。傳統的換藥、靜脈抗炎處理週期長,肉芽生長緩慢、病人痛苦大。而且長期的創面暴露極易合併多種細菌感染,使創面的處理更加困難。所以如何能及早使肉芽健康生長,儘早關閉創面是治療的重點。
其具有以下優點
①負壓封閉引流裝置由於有醫用泡沫材料,將傳統的點狀或區域性引流,變為了面狀引流,保證了能隨時將創面的每一處的壞死組織和滲出液,及時排除,因而能在較長的時間內保持通暢,保證了引流效果。
②負壓作用能使被引流創面內的膿液、滲液及部分壞死組織被及時、較徹底的引出體外,因而能加快深部腔隙的閉合和感染創面的癒合。
③透明的貼上薄膜便於觀察傷口或創面。
④減少患者換藥之苦、減少了醫生的工作量、減少抗生素用量,縮短治療週期。
保持持續有效的負壓是負壓封閉引流術的關鍵,在臨床應用過程如發現在負壓下癟陷的醫用泡沫恢復原狀、管型喪失、薄膜下出現積液均是負壓失效的標誌,應及時處理。負壓失效最常見的原因是漏氣及堵塞。
聽到漏氣聲應查詢漏氣位置,最常見的漏氣部位為引流管以及三通接頭連線處,邊緣有液體滲出處、面板褶皺處,貼膜導致膜與膜之間有“漏貼空白”處。這時需要重新用半透膜密封透氣處。堵塞主要是因為引流物粘稠,可以使用生理鹽水通過引流管適當沖洗,如果不能解決則需更換敷料或者引流管。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