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鱗病是一種由角質細胞分化和表皮屏障功能異常的面板疾病,在臨床上以全身面板鱗屑為特點。可分為獲得性魚鱗病及遺傳性魚鱗病,其中以遺傳性魚鱗病較為常見,其遺傳模式多樣,包括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和X染色體-連鎖遺傳方式。
【病因】
按發病原因,魚鱗病可分為遺傳性和獲得性兩大類。遺傳性魚鱗病通常由角質細胞分化和表皮屏障功能相關基因突變引起。獲得性魚鱗病病因複雜多樣,任何影響角質層形成和分解過程中關鍵代謝酶的活性的因素均可能導致獲得性魚鱗病的發生,特別是影響絲聚合蛋白的合成和代謝過程的因素,其中最為常見的為系統性惡性腫瘤,特別是霍奇金病。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HIV感染、營養缺乏、以及一些影響膽固醇代謝的藥物也可引發獲得性魚鱗病。
一、 尋常型魚鱗病
最常見的角化性疾病。患病率為1/250,以半顯性遺傳方式遺傳,該病在雜合體患者中表現出不完全的外顯率,在家系內和家系之間表現出不同的表型。
【發病機制】
在角質形成細胞終末分化階段,絲聚合蛋白原(角質透明顆粒的主要蛋白)被分解為能夠聚集角蛋白中間絲的絲聚合蛋白多肽,絲聚合蛋白原及角蛋白中間絲等交叉連線到角質細胞包膜,形成表皮屏障。在尋常型魚鱗病中,由於基因突變導致絲聚合蛋白的減少或缺失,致使角質化過程異常。角質層粘附增加和鱗屑形成被認為是絲聚合蛋白分解代謝產物保水氨基酸缺乏所致。
【臨床表現】
常在出生幾個月後出現面板乾燥及輕到中度的脫屑。也可見到幼童時期才發病的遲發性尋常型魚鱗病患者,由於腹股溝和屈側部位潮溼而無皮損。該病多累及小腿伸側,鱗屑較大,中央固定周邊翹起。常見皮紋加深。病情嚴重時,鱗屑可波及軀幹、頭皮、前額和麵頰部位,可伴有瘙癢。此外,掌跖受累較明顯,常導致足跟部皮溝加深或痛性皸裂。臨床症狀和嚴重程度取決於季節和氣候,在夏季和溼度增加時減輕,在乾燥和寒冷環境下加重。儘管尋常型魚鱗病在兒童期逐漸進展,但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有所改善。
尋常型魚鱗病常伴毛周角化和異位三聯徵(哮喘、枯草熱和異位性皮炎),20%~50%的魚鱗病患者伴有異位性皮炎,異位性皮炎可掩蓋魚鱗病身體屈側無皮損的特點。
【鑑別診斷】
乾性面板和輕度尋常型魚鱗病之間的界限模煳,鑑別需依據主觀經驗。對於男性魚鱗病患者,X-連鎖魚鱗病的鱗屑通常較大,顏色較黑,頸部和其他屈側部位受累,母親分娩時有遲產、滯產史,患有隱睪症及X連鎖遺傳特徵,可以與尋常性魚鱗病鑑別。生物化學、細胞遺傳學(熒光原位雜交)或分子生物學檢測可以排除類固醇硫酸酯酶缺乏。獲得性魚鱗病發病較晚,伴有營養不良、感染性疾病(如麻風病)、腫瘤(如淋巴瘤)或炎症性疾病(如肉瘤樣病等),容易鑑別。異位性皮炎可以單獨發病。
【治療】
治療的目的是通過潤膚劑和角質軟化劑的持續應用使鱗屑減少,有證據表明含有神經醯胺的脂質乳膏治療有效。含有尿素和角質鬆解劑的製劑如α-羥基酸、乳酸和水楊酸有效,須注意防止水楊酸中毒。區域性應用維甲酸有效,但可引起面板刺激。維生素D類藥物無效。系統使用阿維A或異維A有治療效果,但副作用較明顯。保溼清潔劑和保溼劑有助於治療。
二、X-連鎖魚鱗病
全世界男性的發病率為1/2000~1/9500,由女性攜帶者遺傳給下一代,呈X-連鎖遺傳模式,只有男性發病。
【發病機制】
在受累患者中,90%的患者在位於染色體Xp22.31上的類固醇硫酸酯酶(STS)基因完全缺失,導致類固醇硫酸酯酶活性減弱或完全缺失,10%的患者由該基因失活突變引起。類固醇硫酸酯酶和脫氫表雄酮硫酸酯水解異常,繼而3-硫酸膽固醇在表皮中聚集。3-硫酸膽固醇升高可以抑制轉谷醯胺酶-1,據此可以解釋部分臨床症狀與板層狀魚鱗病重疊的原因。然而目前為止,該病確切的病理機制仍知之甚少。
【臨床表現】
在受累的90%的男性患者中,X-連鎖魚鱗病在生後第一週出現,伴有輕度紅皮病和全身鱗屑或大片透明鱗屑脫落。典型的粘附於面板上的大的、多角形、暗褐色鱗屑在嬰兒後期出現,並對稱分佈於四肢、軀幹和頸部。有時下肢鱗屑更大,呈淺灰色或白色。身體屈側可受累或不受累,但頸部幾乎常常受累。在幼童時期可見頭皮稀薄鱗屑,隨著成長而減少。除了耳前區外,掌跖和麵部不受累,具有特徵性。在夏季趨於好轉,但與尋常性魚鱗病不同,不能隨年齡增長而減輕。
10%~50%的男性患者和一些女性攜帶者可出現無症狀角膜混濁,其他的視覺異常比較罕見,如綠色色盲。受累的男性患者隱睪症的發生率增加20倍,與發育是睪丸下降不良無關,發展為睪丸癌和性腺功能減退的危險性增高。其他伴隨症狀如癲癇樣發作、反應性心理障礙、幽門肥大、腹壁先天性缺陷和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較為罕見。雖然女性攜帶者類固醇硫酸酯酶活性減少了85%,但剩餘的活性似乎足以防止皮損的出現。
【診斷】
實驗室檢查類固醇硫酸酯酶缺乏或STS基因缺失可以排除其他型別的魚鱗病。臨床上,尋常型魚鱗病身體屈側及頸部不受累,常伴掌跖皮皮紋增多及毛周角化症,可以X-連鎖魚鱗病鑑別。在連續Xp微缺失綜合徵的男性患者中,X-連鎖隱性點狀軟骨發育不良或伴有嗅覺喪失的低促性腺激素性功能減退綜合徵(Kallmann綜合徵)的臨床表現與X連鎖魚鱗病相似。伴性腺功能減退的魚鱗病(魚鱗病樣紅皮病侏儒綜合徵,Rud’s綜合徵)可能不是一種獨立的病,但可能由X染色體短臂末端著絲粒的亞微缺失引起。與上述疾病進行鑑別診斷,核型分析,熒光原位雜交或微點陣分析對檢測患者的X/Y染色體易位和X染色體缺失是必要的。
【治療】
潤膚劑(特別是丙二醇),區域性角質鬆解劑和維甲酸類藥物單獨或聯合應用有效,而維生素D類藥物療效不滿意且可引起面板刺激。通常不必系統應用維甲酸類藥物。
三、板層性魚鱗病
發病遍佈全世界,估算其在成活新生兒中患病率是1/200000到1/300000之間,但在某些地區如挪威(1/91000)或近親結合的群體還總可能更加普遍。該病通常具有遺傳異質性,且在大部分家系中呈現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特性,偶爾也會發現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發病機制】
大部分LI患者是由於兩個異源性TGM1基因均發生了突變,導致轉谷氨醯胺酶-1的缺陷而致。轉谷氨醯胺酶-1通過形成NE(谷氨醯基)賴氨酸異構肽來催化鈣依賴性的蛋白交聯,此酶分佈在表皮上部的分化層,它促使大量結構蛋白相互交聯而形成非水溶性蛋白包膜,也有利於脂質分子膜的形成,因此TGM1基因的病理性突變嚴重地破壞了角化和脫落的複雜過程。目前已報道的ABCA12的突變均分佈在5個外顯子(28-32),這些外顯子編碼板層小體的ABC運載體中的第一個核苷酸結合區域,該部位對脂類基質以能量依賴方式進行跨膜運輸起到重要作用。CYP4F22基因編碼在脂氧合酶通路中發揮作用的細胞色素P450酶,最近發現,該基因突變與伴發掌紋增多的LI表型相關。目前仍有近一半的LI患者的病因尚不清楚。
【臨床表現】
患者在出生時就明顯表現出嚴重症狀,而且一直持續終生。 大部分患兒在出生時被一層火棉膠膜包裹,伴隱性紅皮病。在患兒出生後數週左右,火棉膠膜逐漸演變為泛發的大片鱗屑。LI典型皮損的特徵為大片狀、灰色的盤狀鱗屑,呈鑲嵌或樹皮狀,不伴或伴有輕微紅皮病表現。鱗屑中央附著、邊緣遊離,從而易形成面板表面皸裂。泳衣魚鱗病是板層狀魚鱗病的一種特殊表型(由TGM1基因發生的一種特殊突變導致),患者表現為僅軀幹和頭皮受累,面部面板受緊張牽拉常導致瞼外翻、脣外翻以及鼻部、耳廓軟骨發育不良。嚴重的瞼外翻還會引起睫毛脫落、結膜炎及繼發於角膜炎的眼瞼閉合不全等。緊張面板的牽拉、壓迫還可以導致瘢痕性禿髮,以頭皮外周區域表現最為嚴重。發乾正常但常被增厚的角質層包繞。掌跖角化的輕重程度不一,表現可從掌跖面板紋理加重至呈現嚴重的角質增厚伴裂口、皸裂。由甲板增厚所致的繼發性甲營養不良及甲皺襞炎症引的甲縱嵴也並不少見。表皮內汗腺管的收縮可引發嚴重的熱耐受不良,而且鱗屑的聚集還可導致外耳道閉塞,滋生細菌及反覆發作性耳部感染。
【鑑別診斷】
新生兒期,此症在臨床表現上與其他伴發火棉膠膜的先天性魚鱗病表型有大量重疊,特別是CIE、自愈性火棉膠樣兒及Sjö;gren-Larsson綜合徵。隨著病程發展,LI表現出特徵性的大片灰色的盤狀鱗屑,瞼外翻及無可辨認的紅皮病等特點,故易於其他魚鱗病相鑑別。
【治療】
重症患兒常需要從幼童時期即開始以維甲酸類藥物進行系統治療。可以有效減輕過度角化及鱗屑的生成。治療通常先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病程和病情的輕重程度逐漸調整至最小有效劑量。治療還有助於改善瞼外翻,從而避免眼部併發症和眼瞼外科重建手術。然而,若長期應用維甲酸類藥物系統治療,必須權衡考慮其潛在的毒性作用。在有嚴重脫屑及面板屏障功能損傷情況下需要區域性治療,通常禁用角質剝脫劑,因其有面板刺激性而且增加了全身吸收的危險性,對於兒童尤其如此。區域性應用維生素D3的衍生物和他扎羅汀以及在基質中含乳酸和丙二醇成分的乳膏均有療效。對於熱耐受不良常用姑息療法進行緩解,如經常用水或應用空調和加溼器以保持面板潤澤。
四、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
估計本病在全世界的患病率為1/300000~1/200000,為完全外顯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男女患病概率相等。約50%的病例為散發病例,提示為新發突變。
【發病機制】
BCIE由分別位於染色體12q13.3和17q21.2上編碼角蛋白1(KRT1)和角蛋白(KRT10)的基因雜合變異所致。這些角蛋白在表皮顆粒層和基底層上部表達,該部位就是病理學發病的部位。KRT1突變通常伴有嚴重的掌跖角化,而KRT10突變,掌跖不受累,因為在掌跖部位KRT10基因無表達。大部分突變為非保守氨基酸置換突變,聚集於α-螺旋杆區邊界,可影響角蛋白的排列、寡聚化和角蛋白絲裝配,因此削弱細胞骨架,損害了表皮的機械強度和細胞的完整性,引起細胞溶解和水皰。表皮棘層肥厚和角化過度可能由過度增殖、脫屑減少和其他因素引起。面板的屏障功能遭到明顯破壞,引起經皮水分丟失增加和角質層細菌菌定植,螺旋邊界外側的突變罕見,臨床表現較輕。
【臨床表現】
出生時就出現紅皮病、糜爛、脫屑和大片面板剝脫。面板角化過度也可以在出生時出現,或在嬰兒期出現,隨著年齡增長,面板脆性、水皰和紅皮症減輕或減少,而已面板角化過度為著。在患者之間和家系之間,臨床表現差別很大,包括至少6種已知的伴有或不伴掌跖受累的臨床表型。例如,在NPS1-3型中,常見到身體屈側沿皮紋的隆起,而關節伸側過度角化形成鵝卵石樣外觀。家系內成員的臨床表型和病程相對一致。
伴有表皮鬆解性角化過度的環狀魚鱗病和環狀表皮鬆解性魚鱗病為BCIE少見型別,分別由KRT1和KRT10基因突變引起,BCIE病程長,患病新生兒圍生期患病率和致死率與敗血症和水電解質平衡紊亂有關,面板起皰和繼發感染導致長期遭受病痛。患者經常出現大片表皮脫落,基底面潮紅,伴有明顯的惡臭,偶爾可引起姿勢和步態的異常。其他的伴隨症狀有口角炎和頭皮受累,頭皮受累導致毛幹被包埋和毛髮脫落。
【鑑別診斷】
新生兒期出現的大皰,糜爛及區域性面板缺損的BCIE可以與非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區別。臨床上要與各型大皰性表皮鬆解症、葡萄球菌性燙傷樣面板綜合症和中毒性表皮鬆解症相鑑別。需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對新鮮水皰邊緣的面板活檢組織進行觀察鑑別,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細菌培養。新生兒期出現的大皰,糜爛及區域性面板缺損的BCIE可以與非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區別。臨床上要與各型大皰性表皮鬆解症、葡萄球菌性燙傷樣面板綜合症和中毒性表皮鬆解症相鑑別。需要用光學顯微鏡和電子顯微鏡對新鮮水皰邊緣的面板活檢組織進行觀察鑑別,除此之外還需要進行細菌培養。
【治療】
主要是對症治療。新生兒階段應為患者提供隔離防護並防治脫水、電解質紊亂和表皮多重感染。出現敗血症必須用廣譜抗生素治療。對新生兒小心操作,使用護墊和潤膚油可以使面板糜爛和缺失儘快癒合。對於兒童和成人,治療的目的是減少角化過度的形成,去除痂皮和軟化面板。含有尿素、水楊酸和α-強酸的角質溶解霜劑和洗劑有效,由於藥物具有燒灼感和刺痛感,通常患者不易耐受,尤其是兒童。應避免大面積外用高濃度水楊酸製劑,以防系統性水楊酸中毒。區域性外用維甲酸和維生素D製劑有效,但會引起面板刺激。經常使用潤膚劑和面板舒緩及結合對角化性面板的水和作用(如木魚石浸泡)和機械摩擦(如用軟刷、海綿等輕輕擦洗)會有良好的效果。面板細菌感染很常見,並可引發大皰,需區域性或系統應用抗生素治療。使用消毒劑如抗菌皁或洗必泰可以幫助控制細菌定植。應避免持續預防性治療(口腔或區域性抗生素),因為可發生抗生素耐藥。防止機械損傷也很重要,因為機械損傷可能使面板脆性增強(如穿著柔軟的衣物和鞋)。人工合成的口服維甲酸可以徹底減少角化過度症和泛髮型BCIE感染髮生的頻率,但同時也增加的表皮的脆性和起皰的頻率。因此,推薦使用應從低濃度初始量開始,逐漸增加劑量並仔細監測,直至確定最小維持劑量。
五、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
先天性魚鱗病樣紅皮病(CIE)較板層性魚鱗病常見,其發生率約為1/200000。在絕大多數家系中,CIE表現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特徵,偶爾也有個別報道其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
【臨床表現】
CIE患者出生時通常伴有火棉膠膜,隨後就發展為泛髮型紅皮病和持續性的脫屑,症狀伴隨終身,變化輕微。CIE的臨床症狀較LI輕,且在紅皮病的程度、鱗屑的大小和形狀上表現出更大的差異性。對於重症患者,CIE的典型特徵為嚴重的大面積紅皮病症狀伴瀰漫性白色、粉末狀的細小鱗屑,可伴發瞼外翻、瘢痕性脫髮。在下肢的伸側可以出現較大顏色較深的盤狀鱗屑。
CIE患者常有重度瀰漫性皸裂性掌跖角化,身體其他部分則呈現細小的透明鱗屑。輕型患者僅呈現較輕微的紅皮病,但仍有全身泛髮型鱗屑和不同程度的掌跖受累。患者的汗腺管、汗孔的阻塞可導致少汗和熱耐受不良,繼發性甲營養不良和甲癬也較常見。雖然大部分CIE患者的生長髮育都是正常的,但嚴重的剝脫性紅皮病可能引起生長期患兒發生影響較大的代謝性應激和慢性發育不良。
【鑑別診斷】
出生時伴火棉膠樣兒應考慮到各種可呈現這一症狀的先天性魚鱗病型別,尤其是LI、自愈性火棉膠樣兒、中性脂質沉積病,隨著臨床表現的轉變,明顯的紅皮病表現和細小白色鱗屑可以區別典型的CIE和典型的LI。Netherton綜合徵與本病皮損相似,組織病理呈銀屑病樣改變,但其常合併明顯發育停滯、反覆發作性面板或全身系統感染、自覺瘙癢、血漿中IgE水平明顯升高及毛幹異常。大皰性先天性魚鱗病樣魚鱗病具有特殊的臨床和組織學特點,包括有出生時以屈側為重的多發性糜爛,反覆發作性水皰且不伴發瞼外翻。尋常型魚鱗病的皮損更加侷限,屈側一般不受累且面部無緊繃表現。
【治療】
可參考板層性魚鱗病的治療方案,特別注意補充紅皮病患者足夠液體、熱量,攝入鐵和蛋白質來補充經面板丟失的物質。口服維甲酸類藥物進行系統治療可以減少脫屑,但對於紅皮病的控制效果甚微。
【預防】
鑑於上述遺傳性魚鱗病有一定的機率會遺傳給下一代,因此進行基因診斷明確患者的基因突變位點有重要意義。另外,已知致病位點後對孕婦進行產前診斷可明確胎兒是否攜帶致病突變,從而有助於降低患病率,指導優生優育。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