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重視腦卒中一級預防
我國腦卒中發病率每年上升8.7%,高於世界平均水平,且呈現出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病死率、高複發率、併發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點。其中超過76%的卒中為首次發作,因此有效地預防是降低卒中負擔的最佳方式。
腦動脈粥樣硬化作為腦卒中的重要病因,在我國和亞洲人群中尤為突出。腦動脈粥樣硬化可分為顱內動脈粥樣硬化和顱外動脈粥樣硬化。在中國,33%~50%的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存在症狀性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對腦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識別,對風險人群的篩查以及評估診斷標準的建立,是卒中一級預防的重要手段。
按醫院分級可選不同版本
目前,我國腦卒中防控形勢仍較為嚴峻,腦卒中的一級預防和綜合防治仍需加強。規範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篩查與診斷有助於動脈粥樣硬化性腦卒中的風險預警。《腦動脈粥樣硬化篩查與診斷規範(2014版)》(以下簡稱《規範2014版》)總結了已經明確的腦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整理了合理的篩查方法與策略,並最終制定出評估與診斷標準。
《規範2014版》分為兩個版本,分別適用於基層醫院(社群醫院及體檢機構)和綜合醫院(二級及三級醫療機構)。綜合醫院版在篩查方法中增加了影像學檢查,且頸動脈超聲檢查要求細緻化,有助於診斷的準確性。在診斷標準和風險分層方面綜合醫院版較基層醫院版豐富,並增加了腦動脈粥樣硬化程度分級標準。
《規範2014版》總結並提出了十個常見的、公認的且經流行病學研究證實的危險因素,包括脂代謝異常、高血壓、糖尿病(血糖異常)、吸菸(或煙霧暴露)、遺傳因素、年齡、大量飲酒、肥胖症及不良飲食習慣、缺乏規律運動、高同型半胱氨酸等。需要注意的是,腦動脈粥樣硬化的危險因素,有別於腦卒中的危險因素。篩查時需詳細記錄並重視患者的危險因素,對於可干預的危險因素進行適當的監測及控制。
對於腦動脈粥樣硬化風險人群,需詳細詢問並記錄患者的臨床症狀,如存在腦卒中症狀有助於風險人群的識別。除一般體格檢查外需要進行神經科查體,或至少有神經科基礎知識的專業醫師參與,查體時需要重視眼底檢查及頸動脈聽診。
高風險者建議轉綜合醫院
《規範2014版》首次提出腦動脈粥樣硬化的評估診斷標準和腦動脈粥樣硬化性腦卒中的風險分層原則。
對於腦動脈粥樣硬化的評估,基層醫院可以依照以下標準。
1、有兩項或兩項以上腦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或一項腦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合併明確的相應臨床症狀。
2、頸動脈聽診有陽性發現;或雙臂血壓相差>20mmHg;或ABI<0.9。
3、頸動脈超聲發現cimt增厚、斑塊形成;血管狹窄或閉塞等腦動脈粥樣硬化表現。1+3或1+2+3評估為腦動脈粥樣硬化可能。
腦動脈粥樣硬化性腦卒中風險分層,基層醫院可參照如下標準。
一、腦動脈粥樣硬化低風險:
(1)有兩項或兩項以上腦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或一項腦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合併明確的相應臨床症狀。
(2)頸動脈聽診無陽性發現,且雙臂血壓相差<20mmhg。
(3)頸動脈超聲僅發現cimt增厚,或有三個及三個以下斑塊(斑塊性質為非潰瘍型斑塊);或發現輕度血管狹窄。
(4)0.4≤abi<0.9。(1)+(2)+(3)評估為腦動脈粥樣硬化低風險;為支援性證據。
二、腦動脈粥樣硬化高風險:
(1)有兩項或兩項以上腦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或一項腦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合併明確的相應臨床症狀。
(2)頸動脈聽診有陽性發現;或雙臂血壓相差>20mmHg。
(3)頸動脈超聲發現CIMT增厚,且有三個以上斑塊;或發現任一斑塊性質為潰瘍型斑塊;或發現任一血管狹窄或閉塞。
(4)ABI<0.4。(1)+(3)或(1)+(2)+(3)評估為腦動脈粥樣硬化高風險。為支援性證據。
篩查結果正常及低風險者,建議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檢測並綜合控制已經存在的危險因素,依據具體病情制定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並定期複查。篩查結果為高風險者,除改變生活方式及控制危險因素外,建議轉入綜合醫院進一步檢查及治療。
臨床醫生必須重視腦動脈粥樣硬化危險因素的識別和控制,重視腦動脈粥樣硬化風險人群的識別,但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推薦對常規人群進行篩查。同時需要進一步研究並區分主要危險因素和次要危險因素。篩查與診斷要注重個體化差異,需綜合評價個體的危險以選擇最適宜的治療方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