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炎怎麼來的?
膽囊是一個囊狀結構,主要功能就是貯存膽汁,而膽汁的主要作用是消化脂肪。當有食物,尤其是油膩食物刺激的時候,膽囊就會收縮,排出膽汁以消化食物。
急性膽囊炎反覆發作,或是膽囊結石長期存在,均可導致膽囊功能異常,引起慢性膽囊炎。慢性膽囊炎又分為慢性結石性膽囊炎和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兩種,其中以慢性結石性膽囊炎比較多見。
1、慢性結石性膽囊炎
如果膽囊收縮功能異常,容易導致膽汁排出不暢形成結石。膽囊結石的存在,會加重膽汁排出不暢。膽囊裡的膽汁越積越多,膽囊的壓力隨之越來越大,加上結石對膽囊壁的反覆摩擦,膽囊壁就會出現炎症。
2、慢性非結石性膽囊炎
正常膽汁裡是沒有細菌的,當膽囊梗阻、膽汁排出不暢時,腸道里的細菌就可能進入到膽囊,引起膽囊發炎。如果膽囊內壓力劇增或細菌大量繁殖,就會引起急性膽囊炎發作。
此外,膽囊缺血(全身性疾病、使用縮血管藥物)、飲食不當(大量攝入油膩食物、暴飲暴食、過度節食)也可引起膽囊功能異常,誘發慢性膽囊炎出現。
不吃脂肪,可不可行?
瞭解了膽囊炎的發病原因後,一些患者就理解為了「吃脂肪 = ?排膽汁 = ?誘發膽囊炎發作」,因此就會吃類似「清水煮白菜」這類無脂飲食。
這樣其實是不對的!
雖然高脂飲食會明顯刺激膽囊收縮加重腹痛,但平時適量進食脂肪不會誘發或者加重膽囊炎。相反,適量的脂肪攝入會刺激膽囊正常的收縮,使膽囊內的膽汁及時排空,減少膽汁瘀積,避免形成膽結石、加重膽囊炎。
此外,脂肪也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之一,缺少脂肪的攝入,會逐漸出現乏力、記憶力下降、免疫力下降、凝血功能異常等表現。
如果慢性膽囊炎病人因飲食不當、勞累、細菌感染等原因,誘發膽囊炎急性發作,出現明顯腹痛、發熱甚至面板變黃等症狀時,應及時到醫院就診進行治療。
慢性膽囊炎的飲食常見問題
1、哪些食物要少吃?
高脂高膽固醇的食物,如肥肉、蛋黃、蟹黃、動物內臟等。
辛辣或刺激性食物及調味料,如辣椒、花椒、芥末、咖哩等。
油炸、膨化食品。
酒、濃茶和咖啡。
2、雞蛋、牛奶、瘦肉還能不能吃?
一個雞蛋中的蛋白質大概有 7 g,一盒 250 mL 牛奶的蛋白質大概是 7.5 g,1 兩瘦肉的蛋白質大概 5 g 左右。因此,按照慢性膽囊炎要求每天蛋白質供應量為 80~100 g 來計算,其實慢性膽囊炎的病人可以像常人一樣,甚至比常人攝入更多的蛋白質。
但這裡要提醒一下,大米、麵粉這類平常食物中也是含有蛋白質的,所以,膽囊炎病人也不能拼命補充蛋白質,增加腸胃負擔。
然而,雞蛋中還有一個問題:膽固醇。
一個雞蛋中大概含膽固醇 200 mg,而慢性膽囊炎患者的膽固醇攝入量限制在 300 mg 以下,因此,每天一個雞蛋的攝入量對於大多數人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一個雞蛋吃下去,就會引起腹痛,那麼還是建議少吃。
3、炒菜可不可以放油?
平時我們用的植物油,油比水輕,所以 1 mL 植物油也就含脂肪 0.9~1 g。慢性膽囊炎患者每天脂肪攝入量控制在 40~50 g,因此,膽囊炎不吃油明顯是錯誤的!
炒菜可以放油,只是要注意要少放一些,而且要注意平均分配至三餐,避免單次攝入過多的脂肪,誘發膽囊炎急性發作。
慢性膽囊炎患者飲食建議
1、蛋白質量要適量
適量的蛋白質可促進膽囊收縮,有利於膽汁的排出及疾病的恢復。
慢性膽囊炎的患者對蛋白的要求,與正常人群相當或稍高,每天推薦蛋白質攝入量為 80~100 g。
2、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要少
脂肪和膽固醇越多,越容易刺激膽囊收縮加重腹痛;而且,脂肪和膽固醇會讓膽汁變得粘稠,更容易形成結石。
每天脂肪攝入量控制在 40~50 g,膽固醇攝入量每天應少於 300 mg。
3、多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膳食纖維
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除了能補充維生素外,還能減少膽結石的形成、減少膽固醇吸收、減輕膽囊炎的症狀。
4、適量增加飲水量
多喝水,可稀釋膽汁,促進膽汁排出,減少膽結石形成機會。
5、合理烹調
宜採用煮、蒸、燉、燜等方法,減少煎、炸、烤等烹飪方式。
烹飪用油選用植物油,如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欖油等。
6、其他
少吃多餐,定時定量,避免暴飲暴食,戒菸戒酒。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