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中醫科 副主任醫師 毛興兵

  胃痛又稱胃脘痛,是以胃脘部疼痛為主要症狀的病症,是臨床最常見的病症之一。大致包括了現代醫學的急、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胃癌,胃神經官能症等以上腹部疼痛為主症的疾病。

  歷代醫家對胃痛的辨治闡述較多,經驗頗豐。如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大、小承氣湯,附子粳米湯,芍藥甘草湯,吳茱萸湯,黃芪建中湯等皆為後世用治胃痛的常用有效方;李東垣·《蘭室祕藏》論其病理,則謂多系飲食勞倦而致脾胃之虛,又為寒邪所傷而致;其用藥之法,益脾胃之氣多用人蔘、黃芪、炙甘草,溫中多用益智仁、吳茱萸、白豆蔻,理氣多用木香、青皮、陳皮、厚朴、蓽澄茄,和胃多用麥芽曲、法半夏、陳皮,和血多用當歸、桃仁、紅花,汪涵鐓·《筆花醫鏡》則多以寒熱虛實辨治;

  用藥用補瀉溫涼,各有“主將”、“次將”,如其補胃猛將為白朮、黃芪、大棗,次將為扁豆、山藥、炙甘草桂圓肉,溫胃猛將為乾薑、良將、益智仁、肉豆蔻、草果、丁香、木香、胡椒,次將為霍香、砂仁、白豆蔻、半夏、煨姜、厚朴、川椒;顧靖遠·《顧氏醫鏡》對肝胃不和者,以芍藥甘草湯為基本方,隨症加減,氣滯者用四磨湯,血瘀者用失笑散,食滯者用保和丸,熱症用黃芩湯;王清任·《醫林改錯》、唐容川·《血癥輪》對瘀血滯於中焦,脹滿刺痛者用血府逐瘀湯活血化瘀;高鼓峰·《醫宗己任篇》對胃脘痛屬陰虛、煩熱口渴者,用逍遙散加生地、丹皮、山梔子等等,不勝列舉。

  胃痛的病位雖然在胃,但與肝、脾的關係至為密切,其病因多為情志失和,飲食不節,精神緊張及疲勞等;久則氣鬱化火,寒熱挾雜,或氣病及血,漸至脾胃陽虛或肝胃陰虛,挾痰、挾瘀、挾滯。脾胃納化功能障礙,氣血執行受阻是其基本病機,即所謂“不通則痛”。

  本病以胃脘疼痛為主要症狀,常伴有脘腹脹滿、噯氣吞酸、噁心嘔吐、不思飲食、大便結或溏等脾胃症狀及神疲乏力、面黃肌瘦、浮腫等全身症狀,但臨床上需與心痛、“真心痛”、腹痛相鑑別。心痛病位在胸中,以絞痛如割,痛徹胸背,伴有心悸、憋悶,有頻死感,甚者有“真心痛”,每每“旦發夕死,夕發旦死”,甚至危殆立待,腹痛則包括脅腹、大腹、少腹等部位的疼痛。

  治療多采用通法,使氣血調暢,納化復常,“通則不痛”。但因辨識緩急、寒熱、虛實、氣血分別施治。具體為:

  寒凝氣滯

  症狀:胃痛暴作,疼痛劇,畏寒喜暖,得熱痛減,口不渴,喜熱飲,舌苔白,脈弦緊或弦遲。

  治法: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方藥:良附丸加味

  飲食積滯

  症狀:胃脘脹滿疼痛拒按,噯腐吞酸,或嘔吐不消化食物,吐後較舒,不思食,大便不爽,舌苔厚膩,脈滑

  治法:消導行滯、和胃止痛

  方藥:保和丸

  肝鬱氣滯

  症狀:胃脘脹滿,攻撐作痛,痛連兩脅,胸悶噯氣,善太息,每因煩惱鬱怒而痛作,苔多薄白,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止痛

  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瘀血阻絡

  症狀:胃脘痛如針刺或刀割,痛處固定,拒按或見吐血、黑便、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

  方藥:失笑散加味

  脾胃虛寒

  症狀:胃痛隱隱,綿綿不斷,喜溫喜按,得食痛減,時吐清水,納少,神疲乏力,手足不溫,大便溏,舌質淡,脈細弱。

  治法:溫陽益氣建中

  方藥:黃芪建中湯加減

  脾胃陰虛

  症狀:胃脘隱隱灼痛,煩渴思飲,口燥咽乾,食少,便幹,舌紅少苔,脈細數或細弦。

  治法:養胃益胃

  方藥:益胃湯合竹葉石膏湯

  在臨床上,胃痛雖表現為不同證候,但各證之間常互相關聯,,互相影響,甚至互為因果,因此應當注意觀察分析,抓住重點,有針對性的治療,始能收到良效。胃痛的發生,多與情志不遂,飲食不節有關,因此在預防上特別應重視這兩方面的調攝,調情志,慎飲食,防患於未然,既病之後,又應及早治療,防止病情加劇或惡化,本病如能得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和護理,預後一般均較好。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