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齦緣位置移向根方,牙根暴露手術中牙周袋壁被切除或齦瓣被根向復位、以及術後牙齦組織的炎症水腫消退,這些都使得臨床上牙齦緣位置退向根方,牙根暴露,從而使牙周袋變淺或消失。這種結局有利於患者自我控制菌斑,保持牙齦的健康,但在前牙影響美觀。
2、炎症消退,探診深度減少結締組織內的炎症浸潤消退,膠原纖維新生,使組織緻密,探針不再能穿透結合上皮而進入結締組織內,另外,組織緻密也使袋壁變緊,探診時探針不易探入,均使得臨床探診深度減少。
上述兩種情況雖使袋變淺或消失,但新形成的齦溝底均仍位於治療前的水平,牙周附著並未增加。
3、長結合上皮癒合袋深度變淺或消失,在袋內壁與原來暴露於牙周袋內的牙根表面之問有一層長而薄的結合上皮,稱為長結合上皮(10ngjunctionalepithelium,有研究證明,其與牙根面之間的連線是以半橋粒體和基底板的方式連線。這種癒合方式稱為長結合上皮癒合。在菌斑控制良好的情況下,該處牙齦可以長期保持健康,只是由於根面有上皮覆蓋,使新附著不能形成。臨床上牙齦無炎症,齦溝也淺,臨床探診有附著獲得,牙槽骨也可有一定程度的新生(bonefi11),但組織學觀察證明,在長結合上皮下方的結締組織中只有與牙根面平行走向的膠原纖維,卻無功能性排列的牙周膜纖維,並非真正的附著水平增加(attach-mentgain)。這種癒合是翻瓣術後最常見的癒合方式。
新附著和長結合上皮癒合(1)術前,骨下袋(2)術後當時,箭頭示癒合過程細胞的來源(上皮、結締組織、骨、牙周膜)(3)長結合上皮癒合,箭頭示結合上皮位於術前水平,雖有部分新骨形成,但無新牙周膜(4)有部分新附著形成,箭頭示結合上皮附著位置比術前更向冠方。
4、新附著(newattachment)新附著是指在原來已暴露於牙周袋內的病變牙根面上有新的牙骨質形成,其中有新生的牙周膜纖維埋人,這些纖維束的另一端埋人新形成的牙槽骨內,形成新的有功能性的牙周支援組織,新形成的結合上皮位於治療前牙周袋底的冠方。這是理想的癒合方式。它不同於再附著,再附著是指在原來未暴露於牙周袋內的正常牙根上,因手術或創傷等使正常的牙周附著結構被急性破壞後,原來的膠原纖維與牙骨質、牙槽骨重新附著的過程。在翻瓣術中,為了擴大視野和操作,常需將切1:I延伸到正常的鄰牙,當齦瓣復位後的癒合過程中,這些原本正常的鄰牙處可發生再附著,但牙槽嵴頂也會有少量吸收。
在翻瓣術後的癒合過程中,齦瓣與根面之間首先由血凝塊連線,之後牙齦上皮、牙齦結締組織、牙周膜、牙槽骨四種來源的細胞先後向根面生長貼附,最終的癒合方式取決於上述四種細胞的生長速度及條件。一般情況下,上皮生長最快,首先佔據了根面,形成長結合上皮癒合,並阻止了其他組織與根面貼附,因此這是最常見的癒合方式。牙齦結締組織細胞的生長速度僅次於上皮細胞,如果這類細胞有條件首先接觸根面,則可形成與根面平行的膠原纖維,而且容易發生牙根吸收。骨髓細胞生長速度最慢,若有條件接觸根面,則較容易發生骨固連(ankylosis)或牙根吸收。上述兩種癒合方式幾乎見不到。牙周膜細胞的生長速度慢於上皮和結締組織,只在袋底附近的牙周膜細胞能優先佔據根面,但機會很少,如果牙周膜細胞能夠優先向冠方生長,佔據根面,其中的前體細胞(progenitorce11s)能分化出成牙骨質細胞、成骨細胞和成纖維細胞,在根面沉積新的牙骨質,形成新的牙周膜纖維埋人其中,膠原纖維的另一端埋入新形成的牙槽骨中,形成新附著性癒合,是最理想的癒合方式。然而在臨床上常規翻瓣術後很少獲得新附著。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