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
1、臨床上早期表現為包皮內板及陰莖頭的類丘疹、疣或潰瘍病變,一般無疼痛,併發感染後可出現疼痛、瘙癢及膿血性分泌物,病程較久表現為典型菜花樣生長或腫瘤向深部潰破,陰莖大部分被腫瘤破壞。
2、86-98%的陰莖癌病人有包莖或包皮過長。
3、在腫瘤的邊緣或可疑部位取活檢,包皮環切術後傷口長期不癒合,也應取活檢。
4、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不一定為癌轉移,明確有無淋巴結轉移應行淋巴結針吸活檢或淋巴結切除活檢,位於大隱靜脈進入股靜脈上內側的淋巴結腫大,多數為陰莖癌早期轉移的部位,應首先活檢。瞭解其它部位有無淋巴轉移可行淋巴造影,盆腔、胸腹腔CT及MRI等影象學檢查。
5、鑑別診斷:須與梅毒軟下疳,陰莖頭部結核及阿米巴病等鑑別,應作分泌物塗片、活組織檢查及血清學檢查。
治療:原發腫瘤的治療有多種方法,原則上應根據腫瘤擴散範圍予以選擇。
1、對於範圍很小、淺表的腫瘤可做區域性切除。小的、低度惡性腫瘤也可用放射治療,以儲存性器官和功能,另外可選用電灼、鐳射、冷凍等治療。
2、較大的腫瘤,如直徑大於2cm宜作陰莖部分切除術,在距離腫瘤2cm處切斷陰莖。如需保留更長陰莖,可於術前作陰莖海綿體造影,在充盈缺損的近端切斷陰莖,如冰凍切片顯示斷端仍有腫瘤,則再切除一段,直至檢查陰性為止,若面板切除過多,可用陰囊皮瓣覆蓋陰莖的面板缺損。殘留陰莖太短者,可在術後1-2年作陰莖再造術。若腫瘤侵犯廣泛,應在根部作陰莖全切除術,並作會陰部尿道造口。
3、腫瘤侵犯至陰囊、會陰、腹壁或恥骨,如無廣泛轉移,可行外陰全切除,連同膀胱、前列腺精囊,切除部分恥骨弓、恥骨聯合和部分腹壁。會陰部的組織缺損可用帶蒂的股薄肌肌皮瓣修補。
區域淋巴結的處理:目前不建議預防性淋巴結清掃,發現淋巴結陽性再行清掃,清掃範圍及適應症的原則為:
1、較小的淺表外生型腫瘤,未侵及海綿體,無可疑淋巴結者,不作淋巴結清掃,定期隨診,臨床可疑者作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活檢。
2、腫瘤大於2cm,侵及海綿體或陰莖幹,以及低分化、浸潤型腫瘤,由於淋巴結轉移發生率高,應行雙側腹股溝淋巴結清掃術。
3、腹股溝淋巴結陽性者應作盆淋巴結清掃,,盆淋巴結已廣泛轉移者則放棄手術,改用化療及放療。
放射治療適用於無淋巴結轉移而未侵犯陰莖海綿體的小而淺表癌或潰瘍癌,腫瘤合併炎症應控制炎症後再放療。年輕病人較小的早期陰莖癌可採用放射治療,以儲存性功能,如治療失敗再手術治療。大劑量放療可引起尿道瘻,尿道狹窄。
陰莖癌化療藥物有氟尿嘧啶,環磷醯胺,博來黴素等,可配合手術和放射治療。
陰莖癌的預後與腫瘤分期、治療早晚、治療方法、患者年齡及腫瘤惡性程度有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