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科 副主任醫師 丁立剛

  體位性低血壓又叫直立性脫虛,即在平臥、下蹲後突然站起,收縮壓突然下降超過20mmHg,並伴有明顯的頭暈、視物模糊、乏力、噁心、心悸等。通常情況下,人的體位改變,由平臥轉為站立時,受重力影響,血液滯留在腹部及下肢,血壓會有所下降,一般收縮壓會下降5~10mmHg,但如果患者的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血管舒縮調節功能不良,就會導致血壓下降得更多,達到甚至超過20mmHg,出現明顯的低血壓症狀。近年的臨床研究和流行病學調查發現,體位性低血壓與卒中、心肌梗死等密切相關,因而也越來越受到重視。
  體位性低血壓是老年人和兒童的常見病。據統計,65歲以上老年人體位性低血壓者約佔15%,而75歲以上的老年人可高達30%-50%。體位性低血壓分突發性和繼發性兩種。突發性多因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引起直立性小動脈收縮功能失調所致;繼發性多見於慢性營養不良或使用降壓藥、鎮靜藥之後出現。
  頭暈,神志模糊是直立性低血壓常見的臨床表現。當出現低血壓時,往往在站立時出現頭暈、有時伴有輕微頭痛、噁心、站立不穩,嚴重時發生昏厥,在夜間上廁所、清晨起床以及運動時容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從臥位轉為立位更加明顯。老年人常有頸動脈硬化,在轉動頭部的時候也會發作,這主要是由於低血壓引起腦血流減少所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