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蟲性“下疳”是非洲人類錐蟲病,也稱為昏睡病,是一種媒介傳播寄生蟲病。布氏甘比亞錐蟲與布氏羅得西亞錐蟲是非洲錐蟲病或稱非洲錐蟲病的病原體,媒介昆蟲為舌蠅。甘比亞錐蟲分佈在西非和中非沿河流或沿森林地帶,羅得西亞錐蟲分佈在東非熱帶草原及湖岸的灌木和植叢地帶。非洲錐蟲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Africansleepingsickness)臨床上共分為三個時期,第一為侵入面板後引起不同程度的硬塊和結節,並演變成錐蟲性下疳,下疳發生於約三分之一的病人且出現的部位常為面板外露被蟲蠅(tsetsefly)叮咬處,持續約3星期。第二為血液淋巴時期,此時會有周期性發燒及寄生蟲血癥等症狀,包括倦怠、後頸部淋巴節腫、關節疼痛、頭痛及軀幹紅疹等情形發生,常見心肌炎,而因溶血及肝損傷之故也常見黃疸之出現。一旦侵入了腦部後,則會進入第三期腦膜腦炎時期,此時會有頭痛、失眠、動作失調及行為障礙等情形發生,其他症狀包括全身乏力、胃口劇烈下降、身體消瘦等,嚴重者甚至會併發神智下降、昏迷甚至死亡。
病原體為布氏錐蟲,它廣泛地侵犯野生動物與家畜,其中有三個亞種對人能致病,即布氏甘比亞錐蟲(T.b.gambiense),布氏羅得西亞錐蟲(T.b.rhodesiense),布氏布氏錐蟲(T.b.brucei),前者引起甘比亞錐蟲病,次者引起羅得西亞錐蟲病,後者主要引起野生動物及家畜(以牛為主)的那加拿(nagana)病,很少引起臨床病例,故不詳述。
布氏錐蟲系細胞外寄生原蟲,其亞種形態均極為相似,故統一敘述,蟲體中央有一個核,後端有一個動基體,鞭毛附著於動基體,沿蟲體側波狀膜到達蟲體前端後遊離,錐蟲形態多變,外形為長紡錘狀,有細長型(長20~40m,遊離鞭毛長達6m)或粗短型(長15~25m,寬3.5m,遊離鞭毛短於1m或鞭毛不遊離),細長者多見於外周血液內,呈梭狀;粗短者多見於組織內。
其生活史分在采采蠅(teeteefly),屬舌蠅屬(Glossinae)和人體兩個階段,當采采蠅吸吮患者或病畜(獸)血時,錐蟲隨血進入蠅體,在中腸分裂繁殖,穿透腸壁遊至前胃進入食管,到涎腺形成上鞭毛體,最後形成有感染性的鞭毛體,此階段約需12~30天,並使蠅終身(3個月)有傳染性,在人體內階段,乃由有感染性采采蠅叮咬人體時,錐蟲即隨唾液進入,在區域性分裂繁殖後進入血流,在蟲血癥高潮時以細長型為主,當人體產生免疫力後,則以粗短型較多見。
錐蟲的三個亞種形態極為相似,過去主要依靠其對某些動物的致病力,生化特點(同工酶),在蠅體內繁殖情況,臨床特點以及流行地區來鑑別,近年來則用分子生物學技術來鑑定。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