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感染綜合科 副主任醫師 李侗曾

  錐蟲性“下疳”是非洲人類錐蟲病,也稱為昏睡病,是一種媒介傳播寄生蟲病。病原體為布氏錐蟲,它廣泛地侵犯野生動物與家畜。其中有三個亞種對人能致病,即布氏甘比亞錐蟲(T.b.gambiense)、布氏羅得西亞錐蟲(T.b.rhodesiense)、布氏布氏錐蟲(T.b.brucei),前者引起甘比亞錐蟲病,次者引起羅得西亞錐蟲病,後者主要引起野生動物及家畜(以牛為主)的那加拿(nagana)病,很少引起臨床病例,故不詳述。
  布氏錐蟲系細胞外寄生原蟲。其亞種形態均極為相似,故統一敘述。蟲體中央有一個核,後端有一個動基體。鞭毛附著於動基體,沿蟲體側波狀膜到達蟲體前端後遊離。錐蟲形態多變,外形為長紡錘狀,有細長型(長20~40μm,遊離鞭毛長達6μm)或粗短型(長15~25μm,寬3.5μm,遊離鞭毛短於1μm或鞭毛不遊離)。細長者多見於外周血液內,呈梭狀;粗短者多見於組織內。
  其生活史分在采采蠅(teetee fly),屬舌蠅屬(Glossinae)和人體兩個階段。當采采蠅吸吮患者或病畜(獸)血時,錐蟲隨血進入蠅體,在中腸分裂繁殖,穿透腸壁遊至前胃進入食管,到涎腺形成上鞭毛體,最後形成有感染性的鞭毛體。此階段約需12~30天,並使蠅終身(3個月)有傳染性。在人體內階段,乃由有感染性采采蠅叮咬人體時,錐蟲即隨唾液進入,在區域性分裂繁殖後進入血流,在蟲血癥高潮時以細長型為主,當人體產生免疫力後,則以粗短型較多見。

  錐蟲的三個亞種形態極為相似,過去主要依靠其對某些動物的致病力、生化特點(同工酶)、在蠅體內繁殖情況、臨床特點以及流行地區來鑑別。近年來則用分子生物學技術來鑑定。
  採蠅叮咬人時常引起皮下出血,錐蟲在該處發育繁殖,引起炎症反應,有時引起硬性下疳。以後錐蟲進入血液迴圈與淋巴系統,繼續分裂繁殖,散播全身,形成淋巴血液期(I期)。錐蟲可以引起機體產生抗體,其繁殖也受抗體限制,但由於錐蟲表面糖蛋白抗原的變異特性,使寄生蟲逃避宿主的免疫反應,即“免疫逃避”,致使宿主雖然產生大量的IgM,而錐蟲仍能在人體內長期生存,並表現為寄生蟲血癥的波動。抗原-抗體反應也是造成病變的因素。長期感染,錐蟲在中樞神經系統內可引起腦膜腦炎(Ⅱ期)。
  早期有淋巴結和脾臟腫大,淋巴結穿刺活體檢查錐蟲陽性。病期6個月以上細胞浸潤減少並代以結締組織。心內、外膜可見點狀及大量出血,心肌炎較常見,表現為心臟肥大、心包膜炎及積液。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早期腦膜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晚期可出現全腦炎,腦組織充血及散在出血點,並可查見錐蟲;1~2年後主要累及基底節,中腦、間腦、腦白質、灰質和周圍神經有脫髓鞘現象,最後導致皮質下萎縮。肝臟有出血、充血和局灶性壞死。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