錐蟲性“下疳”是非洲人類錐蟲病,也稱為昏睡病,是一種媒介傳播寄生蟲病。布氏甘比亞錐蟲與布氏羅得西亞錐蟲是非洲錐蟲病或稱非洲錐蟲病的病原體,媒介昆蟲為舌蠅。甘比亞錐蟲分佈在西非和中非沿河流或沿森林地帶,羅得西亞錐蟲分佈在東非熱帶草原及湖岸的灌木和植叢地帶。非洲錐蟲病(Africantrypanosomiasis;Africansleepingsickness)臨床上共分為三個時期,第一為侵入面板後引起不同程度的硬塊和結節,並演變成錐蟲性下疳,下疳發生於約三分之一的病人且出現的部位常為面板外露被蟲蠅(tsetsefly)叮咬處,持續約3星期。第二為血液淋巴時期,此時會有周期性發燒及寄生蟲血癥等症狀,包括倦怠、後頸部淋巴節腫、關節疼痛、頭痛及軀幹紅疹等情形發生,常見心肌炎,而因溶血及肝損傷之故也常見黃疸之出現。一旦侵入了腦部後,則會進入第三期腦膜腦炎時期,此時會有頭痛、失眠、動作失調及行為障礙等情形發生,其他症狀包括全身乏力、胃口劇烈下降、身體消瘦等,嚴重者甚至會併發神智下降、昏迷甚至死亡。
錐蟲性“下疳”的鑑別診斷:
1、一期梅毒(硬下疳):
一期梅毒也叫原發性梅或初瘡,其臨床損害為硬下疳與近衛淋巴結腫大。硬下疳病人不論就忌諱或預後而言,都極為笨重。早期梅毒病人雖然傳染性最大,但較易診斷、治療,倘能早期確診,及時給以有理治療,既可完結貫徹治癒,又可免於播音和危害社會的目的。因而對於一期梅毒必須格外講究。
2、疳積:
是小兒時期,尤其是1~5歲兒童的一種常見病證。是指由於餵養不當,或由多種疾病的影響,使脾胃受損而導致全身虛弱、消瘦面黃、發枯等慢性病證。疳證與麻疹、驚風、天花並稱為兒科四大證。但古代所說之疳積已與現代之疳積有了明顯的區別,在古時候,由於生活水平的限制,人們常常飢飽不均,對小兒餵哺不足,使脾胃內虧而生疳積,多由營養不良而引起,也就是相當於西醫所講的營養不良。而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且近來獨生子女增多,家長們又缺乏餵養知識,盲目地加強營養,反而加重了脾運的負荷,傷害了脾胃之氣,滯積中焦,使食慾下降,營養缺乏,故現在的疳積多由營養失衡造成。臨床表現兩種錐蟲侵入人體以後的基本過程包括:初發反應期和血淋巴期,以及侵入中樞神經系統的腦膜炎期。初發反應期:患者被舌蠅叮咬後約1周,區域性面板腫脹,中心出現一紅點,即錐蟲下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