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是最常見的眼內異物,在晶體內的異物可形成侷限性白內障,如果鐵異物很小,可在晶體記憶體在多年而無明顯的反應,鐵在眼內能氧化,並逐漸在眼內擴散,形成眼球鐵鏽沉著症,包括角膜,虹膜,晶狀體,視網膜的鐵鏽沉著,最終導致失明,眼球的鐵鏽沉著與眼內異物的大小和位置有關,較大的和眼後部鐵異物容易向眼後節遊移。初期晶體前囊下有細小棕黃色小點,後期在前囊下有棕色的鐵鏽斑,初期必須擴大瞳孔後始可查見,晚期晶體纖維變性,逐漸發展為全白內障,最終晶體捲縮,或者由於懸韌帶變性造成晶體脫位,鐵鏽沉著症之所以有白內障發生,是由於晶體上皮細胞吸收鐵後變性,新的纖維生長受阻,此時即便摘除白內障,視力也不能很快恢復。晶狀體鐵鏽沉著症是外傷性白內障的一種臨床症狀。直接或間接性機械損傷作用於晶狀體,可使其產生混濁性改變,稱作外傷性白內障(traumaticcataract)。患者多見於兒童、青壯年男性和戰士。如何檢查晶狀體鐵質沉著呢?
1、外傷史。本病眼部有外傷的痕跡。
2、視力減退。患者視物模糊,單眼複視或多視,或視力迅速降至光感。
3、晶狀體混濁。混濁為侷限性或瀰漫性。混濁主要發生於皮質,也可見於核部,發生於囊膜者較少見,這是因為囊膜較薄,富有彈性。受傷後囊膜破裂外卷或內褶。囊膜增厚或上皮增殖處發生瘢痕,形成“囊膜混濁”。
頓挫傷或衝擊傷性白內障頓挫傷性白內障在臨床上並不多見,可單獨發生,也可合併晶狀體半脫位或全脫位。最早期改變是正對瞳孔區的後囊膜下混濁,進而形成類似於併發性白內障的星形外觀或菊花狀混濁。混濁可以長期保持穩定,也可緩慢向深部和廣度擴充套件,最後發展成全白內障。值得提出,鈍挫傷後不一定立即出現混濁性變化,而僅以前、後囊下透明區消失為特點,這種狀態可一直持續數月乃至數年始形成典型的白內障改變,即所謂延遲性外傷性白內障。在輕症病例,囊下上皮細胞可保持正常活性,隨著新纖維的形成,混濁區可被逐漸擠向深層,呈現部分消退的靜止狀態。
在大多數情況下,可合併外傷性虹膜睫狀體炎,出現瞳孔後粘連,在嚴重病例還可出現虹膜膨隆等繼發性青光眼表現。有一種情況與外傷有關,即正前方的衝擊性外力,可將於瞳孔相對應的虹膜色素環印記在晶狀體前囊表面,謂之Vossius環。它由虹膜脫落的色素顆粒組成,有時雜有少許紅細胞。如不伴有晶狀體實質混濁,一般不影響視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