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性壞疽大多見於四肢末端,例如動脈粥樣硬化、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和凍傷等疾患時。此時動脈受阻而靜脈迴流通暢,故壞死組織的水分少,再加上體表水分易於蒸發,致使病變部位幹固皺縮,呈黑褐色,與周圍健康組織之間有明顯的分界線。由於壞死組織比較乾燥,因此腐敗菌感染一般較輕。一旦發現壞疽,一般人的做法就是手術切除,有些人不想截肢,那中醫有沒有辦法呢?
下面就來介紹一位通過中醫療法治癒的乾性壞疽患者。
2015.12.23初診
雙足脛以下紅腫熱痛,潰破出水,反反覆覆半年有餘,胃納、夜寐、二便尚可,口乾甚,舌暗紅苔薄白,脈滑弦。中醫辯證血分熱毒、脈絡不通。治宜大劑清解血分熱毒、活血通脈。
藥用:
水牛角、紫花地丁、茅根各30g,生地黃30g(另包)
露蜂房、黃柏、野菊花、連翹、紫草、山梔子各9g,
熟大黃3g 生石膏100g,5付
2015.12.29
紅腫炘痛已消退,左足傷口漸斂,滋水已少,右足仍出水較多,胃納尚可,睡眠尚可,偶有痛醒,大便軟爛一二行,舌淡紅苔薄白,脈滑。再與上方。
紫花地丁、茅根各30g,生地黃30g(另包,後漬)
露蜂房、黃柏、川牛膝、銀花、連翹、紫草各9g,
熟大黃3g 生地榆15g 生甘草9g 生石膏100g 7付
之後患者間斷服用中藥,隨診,見患者已明顯好轉。
中醫治療壞疽還是有一定的辦法的,願越來越多的患者受益。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