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推拿科 主治醫師 孫均重

  概述

  小兒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為小兒腹痛的常見病因之一,多見於7歲以下的小兒,多屬病毒感染。好發於冬春季節,常在急性上唿吸道感染病程中併發,或繼發於腸道炎症之後。

  病因

  1、發病原因:

  一般認為與沙門菌感染有關。本病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傳播,也可經被汙染的肉類、禽蛋類等食物或水傳播給人;醫院內可因被汙染的被服、醫療用具、工作人員的手、玩具、公用的水管、門把柄等造成院內交叉感染,嚴重時甚至造成病房內暴發流行。

  2、發病機制:

  小兒腸繫膜淋巴結沿腸繫膜動脈及其動脈弓分佈,十分豐富。迴腸末端和回盲部尤著,小腸內容物常因迴盲瓣的作用,在迴腸末端停留,故腸內細菌及病毒產物易在該處吸收。

  上唿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後,病毒、細菌及其毒素沿血迴圈到達該區淋巴結,引起腸繫膜淋巴結炎。

  病毒感染者表現為腸繫膜淋巴結增生、水腫、充血,但培養為陰性。沙門菌感染引起的腸繫膜淋巴結炎不同於病毒性淋巴結炎,細菌侵及的淋巴結多表現為淋巴結內急性炎症反應、出血及壞死,淋巴結內可分離出沙門菌。

  臨床表現:

  1、一般表現:

  咽痛、倦怠不適,繼之發熱、腹痛、嘔吐,有時伴腹瀉或便祕。年齡較小患兒在臨床上出現與闌尾炎相似的症狀,但病情較輕,而無腹肌緊張者,應考慮急性腸繫膜淋巴結炎,大多在上唿吸道感染或腸道感染中併發。

  2、腹痛:

  本病最早出現的症狀,可在任何部位,但因病變主要侵及末端迴腸的一組淋巴結,故以右下腹常見,腹痛性質不固定,可表現為隱痛或痙攣性疼痛,在兩次疼痛間隙患兒感覺較好。

  腹痛以右下腹痛常見,呈陣發性、痙攣性痛,反跳痛及腹肌緊張少見。

  最敏感的觸痛部位可能每次體檢不一樣,壓痛部位靠近中線或偏高,不似急性闌尾炎時固定,並且程度較急性闌尾性炎輕微,少有反跳痛及腹肌緊張。

  3、淋巴結腫大:

  約20%的病兒有頸部淋巴結腫大。偶可在右下腹部捫及具有壓痛的小結節樣腫物,為腫大的腸繫膜淋巴結。

  相關檢查:

  可行超聲檢查、腹部B超檢查、學常規檢查等。

  診斷:

  可結合臨床表現、病史和相關檢查得出診斷。可行以下檢查以明確診斷:

  1、血常規:

  起病後白細胞可正常或輕度增高。

  2、病理組織檢查:

  病理表現為淋巴結增生、水腫、充血,但培養常為陰性。

  3、糞便檢查:

  大、小便常規均正常。

  4、超聲檢查:

  表現為腹腔腸繫膜增厚,並可見腸繫膜淋巴結多發腫大,大小不等,多位於右下腹,其外形光滑、完整,皮髓質分界清,呈低迴聲,其內回聲均勻,腹腔可見少量液性暗區。

  治療:

  若已確診,可保守治療,一般經禁食、靜脈輸液及抗生素治療腹痛,可明顯好轉,逐漸恢復,無需手術治療。

  脈衝式超短波治療時無可覺察的溫熱效應,可引起生理病理過程的變化,產生非熱效應。超短波可使血管擴張,改善血液迴圈,加速炎症產物的清除。超短波能降低感覺神經興奮性,升高痛閾而達到鎮痛。動物實驗發現超短波有促進胃腸分泌和胃腸吸收的作用,在溫熱的作用下,還有解除胃腸道痙攣的作用。脈衝式超短波治療時免疫功能增強,使吞噬細胞數量增加。超短波對炎症過程有良好的作用,能促進炎症產物的吸收。見效快、無毒副作用,無痛苦,患兒易於接受,值得臨床推廣。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