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麼是腦轉移瘤?
腦轉移瘤,也稱繼發性腦腫瘤,是與原發性腦腫瘤相對而言的,指全身各部位惡性腫瘤轉移至腦內者。腦轉移瘤為全身各器官和系統惡性腫瘤最嚴重併發症,也是成年人最常見的腦腫瘤。
2.腦轉移瘤常見嗎?
腦轉移瘤是成人最常見的顱內腫瘤,發生率約為顱內原發腫瘤的10倍。統計顯示,約8%~10%的惡性腫瘤患者會發生顱內轉移,而實際發生率可能會更高。也就是說,全身各部位的惡性腫瘤(如肺癌、甲狀腺癌、乳腺癌、食管癌、黑色素瘤、腎癌、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胰腺癌、肝癌、骨與軟組織肉瘤、非Hodgkin淋巴瘤和白血病等),無論其來源如何,約有1/10以上會發生顱內轉移,這些患者最常見的死因也往往是顱內轉移。
3.哪些腫瘤最容易發生腦轉移?
統計顯示,腦轉移發生率最高的惡性腫瘤是惡性黑色素瘤,但是肺癌仍是最常見的顱內轉移來源,約佔顱內轉移瘤的50%。其次如乳腺癌、黑色素瘤、腎癌、直腸癌、軟組織肉瘤、乳腺癌和非Hodgkin淋巴瘤等也較為常見。
4.顱內的哪些部位可發生腦轉移瘤?
惡性腫瘤可轉移至顱骨、腦膜和腦實質,根據不同部位可分為顱骨、硬膜、軟腦膜和腦實質內轉移,其中後兩者佔80%以上。
在腦轉移瘤中,約有80%發生在雙側大腦半球(尤其以大腦中動脈供血區的皮髓質交界處最為常見),15%發生在小腦,5%發生在腦幹,其中多發者佔50%以上。
5.腦轉移瘤會有哪些表現?
在原發腫瘤病史的基礎上,患者出現進行性加重的頭痛,伴有噁心、嘔吐等顱內壓增高症狀,或出現癲癇、肢體無力、肢體感覺障礙、失語、意識不清等神經系統定位體徵時均需考慮腦轉移瘤的可能。
6.做哪些檢查可以知道是不是腦轉移瘤?
⑴CT平掃呈低密度或等密度(轉移性淋巴瘤為高密度),可有囊變,周圍有明顯的指狀分佈的低密度水腫帶;增強後呈不規則厚壁、伴結節的環狀強化或規則、均勻的薄壁強化,以絨毛膜上皮細胞癌、黑色素瘤、甲狀腺癌惡化腎上腺癌顱內轉移強化最明顯。
⑵MR掃描平掃為長T1長T2訊號,與灰質相仿;水腫的T2訊號明顯高於腫瘤;可顯示不同期的腫瘤內出血。
⑶PET-CT有助於區分腫瘤的惡性程度、鑑別復發腫瘤與放射性或化療後壞死以及術後改變。
⑷實驗室檢查腦脊液脫落細胞學檢查有助於明確有無軟腦膜受累,腫瘤標記物檢查有助於轉移來源的判斷。
7.腦轉移瘤怎麼治?
⑴對症治療抗癲癇藥如丙戊酸鈉等;類固醇激素有助於減輕水腫、改善生存質量和延長生存期;顱內壓增高明顯者可用甘露醇等脫水劑。
⑵病因治療多采用區域性治療(手術或放射外科)聯合全腦放射(WBR)。隨著外科手術技術的進步,目前手術切除+全腦放療是目前顱內單發腦轉移瘤的標準治療,鑑於患者可能存在其他部位的合併轉移,建議在各科室實力均較強的大型綜合醫院就診。
①手術治療適用於如下各種情況:原發部位不明確;原發部位明確、但顱內病變性質不明確(如乳腺癌合併腦膜瘤);原發腫瘤已得到控制、顱內有單發轉移灶;原發腫瘤雖未得到控制、但轉移瘤引起的症狀明顯、手術容易切除者。外科的作用不僅可以獲取病理,還可通過切除腫瘤減輕佔位效應和顱高壓症狀,為進一步放化療爭取機會,從而顯著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②放射治療用於多發性轉移瘤;一般情況差、原發病進展快、KPS<70分者採用單純全腦放療;病情較穩定、kps>70分者,在術後或放射外科治療後復發或出現新病灶時考慮全腦放療。對於某些較小的多發性深部病變,佔位效應不顯著且對放療敏感的實體轉移瘤,可考慮立體定向放射外科治療,其優點為微創,但可能會出現放射性水腫和放射性壞死等併發症。
③系統化療對腦轉移瘤的作用尚不明確,但對一些復發的轉移瘤如小細胞癌、乳腺癌、生殖細胞瘤和非Hodgkin淋巴瘤有效。
8.腦轉移瘤的預後?
腦轉移瘤如不加以及時治療,患者平均生存期僅約3個月。如進行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患者生存期可顯著延長,生活質量明顯提高,在我科接受治療的腦轉移瘤患者,不少可存活達數年之久。因此腦轉移瘤往往是決定癌症患者生存期最重要的因素。在腦轉灶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患者的生存期得以有效延長,其生存期主要與原發病進展程度、患者的KPS評分、轉移瘤的數目和部位以及患者年齡等因素有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