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上皮化生指胃黏膜腸上皮組織轉化,屬於胃癌癌前病變的一種,但不是說出現腸化就一定會有癌變,且只有部分型別的腸化才具有癌變的可能性。
門診上我們經常遇到這樣一群病人,行胃鏡檢查取活檢後,病理報告示:如(胃竇)中度慢性萎縮性胃炎,腺體中度腸上皮化生。隨後,病人就開始不停的諮詢,查資料等,有的說是癌前病變,有的說注意複查,等等。但是,病人和(或)家屬會糾結個不停,時間久了,病人焦慮了,如臨大敵,好像癌症就要來臨,無疑於宣判“無期徒刑”。到處求醫問藥,多次重複檢查,精神焦慮緊張,莫名恐懼害怕。
腸上皮化生就是指正常的胃黏膜上皮被腸型上皮所取代,輕者僅有少數腸上皮細胞存在,重者可以見到腸絨毛形成。腸化生上皮細胞主要由吸收細胞組成,其間夾雜有杯狀細胞,底部可見潘氏細胞,其形態、粘液特性、酶組織化學及超微結構等方面均類似小腸或大腸,與胃型上皮明顯不同。根據腸上皮化生分泌粘液的情況及其分泌粘液的性質,可以將腸上皮化生分為四種類型:完全性小腸化生;不完全性小腸化生;完全性結腸化生;不完全性結腸化生。
胃黏膜上皮細胞癌變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並非由正常細胞一躍成為癌細胞,而是一個慢性漸進的過程,在發展成惡性腫瘤之前,腸經歷多年持續的癌前變化。若能及早識別和及早干預,也是一種防止胃癌的有效途徑。
內鏡下識別腸上皮化生:
1、淡黃色結節型:單發或多發的2-3 mm的淡黃色結節,略呈扁平狀突出於胃黏膜,表面呈絨毛狀,或細顆粒狀。在淡黃色結節型腸上皮化生。為輕度不規則,呈細顆粒狀,或絨毛狀。
2、瓷白色小結節型:孤立或多發的細小結節,瓷白色半透明狀,表面光滑,柔軟,鏡反光較正常胃粘膜強。瓷白色小結節具有不穩定性,可消失或向瀰漫型轉化。
3、魚鱗皮樣外觀:胃小區呈條狀擴大,排列如魚鱗狀,一般呈條狀或瀰漫性分佈。
4、瀰漫型:粘膜瀰漫不規則顆粒狀不平,略呈灰白色。內鏡下表現為結節型或瀰漫性;瀰漫型主要有兩種形態表現,一種為顆粒狀瀰漫不平,另一種胃散在米粒狀。
胃黏膜腸上皮化生的程度不同,則胃鏡診斷的準確性也就不同,腸化程度越重,符合率越高,即中、重度腸化肉眼特異性改變較輕型突出,內鏡診斷率及內鏡與病理診斷符合率也高。所以內鏡檢查需要仔細觀察,認真識別,這樣才可以準確活檢,提高診斷率。
腸上皮化生的程度與分級
不論大腸型化生或小腸型化生,都可將化生程度分為輕度、中度、重度三級。在400倍光鏡下看3-5個視野,若腸化細胞佔腺管1/3以下者為輕度(+),佔1/3-2/3者為中度(++),腸化細胞佔腺管2/3以上者為重度。也有學者將腸化的面積分為0-3級:0級粘膜中不含有腸化病變;1級腸化佔粘膜面積的30%;2級腸化的面積介於30%-70%之間;3級腸化的面積大於70%。隨著年齡的增長,腸化程度也呈遞增趨勢。
腸上皮化生不一定會癌變,一般地說,小腸型化生或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好,見於各種良性胃病,尤其多見於慢性胃炎,且化生隨炎症發展而加重,認為該型化生可能屬於炎症反應性質,與胃癌關係不大。而大腸型化生或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上皮分化差,在良性胃病中檢出率較低,但在腸型胃癌旁黏膜中檢出率較高,說明該型化生與胃癌的發生有一定關係。
因此對於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或小腸型化生,不必過分驚慌,但對於中、重度不完全性腸上皮化生或大腸型化生應高度重視,密切隨訪,建議每6~12個月隨訪一次胃鏡檢查,以監測病情變化,同時,內鏡醫生精準取檢,病理醫生精準描述,給予精準的相應的分型,才有利於臨床醫生綜合評判,指導患者隨診並能減輕患者的思想壓力。
總之,從腸化過渡到胃癌經歷,大體是這樣:正常胃黏膜→慢性淺表性胃炎→慢性萎縮性胃炎→不完全小腸型腸化→不完全大腸型腸化→異型增生→早期胃癌→進展期胃癌的過程,由此可見,從出現腸化發展到胃癌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當出現腸化時,應避免緊張,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及定期複查之外,最重要的是注意飲食的調節,宜清淡飲食,儘量避免菸酒、過酸過辣、生冷油膩等刺激性食物對胃黏膜的刺激,從而減緩腸化的進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