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腫瘤科 主任醫師 易善永

  近期,小鳳雅事件在媒體上被炒的沸沸揚揚,引起了軒然大波。小鳳雅是一個3歲的農村孩子,去年11月,她被確診患上了一種名為視網膜母細胞瘤的罕見病。小鳳雅因腫瘤發現太晚影響雙眼,並進一步侵犯大腦,最終於今年5月4日離開人世。其實,視網膜母細胞瘤如果能夠早期發現,還是能夠治療的。在此,提醒廣大公眾瞭解視網膜母細胞瘤,謹防悲劇再次上演。

  1、何謂視網膜母細胞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是一種來源於光感受器前體細胞的惡性腫瘤。常見於3歲以下兒童,具有家族遺傳傾向,可單眼、雙眼先後或同時罹患,是嬰幼兒最常見的眼內惡性腫瘤,成人中罕見。本病易發生顱內及遠處轉移,常危及患兒生命,因此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及早期治療是提高治癒率、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2、視網膜母細胞瘤有何特殊臨床表現?

  視網膜母細胞瘤初發時往往由於腫瘤體積較小,且只在眼內生長,故從眼部外觀看不出任何跡象,病兒亦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即使有,也常因為病兒年齡小而不能正確表述,因此,早期不易被家長髮現。

  該病最先影響的是病兒的視力。當腫瘤累及眼部肌肉時,病兒會出現斜視;腫瘤侵犯視網膜時,會產生視力下降或視物模煳;隨著腫瘤體積的日益增大,壓迫血管和其他眼內正常組織時,病兒眼內壓力會持續升高,呈現青光眼症狀:眼球前部淤血,角膜呈霧狀渾濁,瞳孔散大,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眼球中央的瞳孔散大,在瞳孔區有黃光或白光反射,如同貓眼一般。這一現象在夜晚或暗處更為明顯,醫學上稱為白瞳症,俗稱黑貓眼,它實際上是晶體後的瘤體或完全脫落的視網膜的外觀影像。只要家長稍加註意,並不難發現孩子眼睛的這種異樣。

  3、視網膜母細胞瘤如何診斷?

  由於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初期表現很容易被家長及經驗欠缺的醫生所忽略,故更需要家長的細心觀察及醫生全面細緻的詢問與檢查。留意寶寶的“貓眼徵”,尤其是在給寶寶照像時,發現照片上寶寶的眼珠變白,看上去彷彿是黑夜中的貓眼。眼底鏡是最重要的檢查診斷手段:擴瞳後通過眼底鏡進行眼底檢查,能看到視網膜上有很多特殊的黃白色或灰白色隆起腫塊,這就是白瞳。眼部B超及CT檢查也能探測到腫塊。熒光眼底血管造影、前房細胞學檢查,可作為治療前明確診斷及治療後療效觀察的指標。此外,還有同位素掃描、鞏膜透照法、腫瘤標誌物檢測等方法也有助於輔助診斷。

  4、視網膜母細胞瘤如何治療?

  視網膜母細胞瘤的治療方法因人而異,應全面綜合地考慮患兒的具體情況。治療的首要目標是挽救生命,其次才是保留眼球,然後再考慮儲存有用視力。原則上,可根據腫瘤的大小、範圍(單眼受侵還是雙眼受侵)等情況制訂相應的治療方案,包括手術、放療、化療、冷凍和光凝治療等。如果腫瘤僅侷限於眼球內,手術、放療、冷凍和光凝等區域性治療方法就已經足夠。但如果腫瘤侵犯了眼眶甚至出現遠處轉移,則須進行化療。早期的視網膜母細胞瘤不但能獲得臨床治癒,幸運的話,還能儲存病兒的視力。因此,越早診斷,治療就越有效,寶寶所受的傷害就能減到最低,關心寶寶的家長不妨多留一份心。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