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頸動脈內膜
解剖學上,頸動脈分為三層,由外向內依次為外膜、中層和內膜。正常情況下頸動脈內膜和中層的厚度之和不超過0.9mm。如果超聲檢查二者厚度超過0.9mm,就說內膜中層厚度增厚。很多原因可以引起頸動脈內膜增厚,最常見的原因是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病理生理學過程如下:血液中的膽固醇進入了血管內膜下,在此聚集併發生炎症反應(不同於普通老百姓所說的細菌性感染性炎症)等一系列複雜的變化,形成早期的動脈粥樣硬化病變。此時如果不給予控制,例如控制高血脂、高血壓、吸菸、高血糖等,膽固醇就會在此大量聚集,造成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進一步增厚。當其厚度超過1.3 mm時,臨床上診斷為頸動脈斑塊形成。若斑塊繼續增大,則會導致頸動脈管腔狹窄,引起頸動脈供血減少甚至中斷,嚴重時導致腦梗死。打個比方,就如同水管裡的水垢越積越厚,最後堵塞水管。
頸動脈內膜增厚的治療
單純的頸動脈內中膜增厚應當儘管不需要接受藥物治療,但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因為頸動脈是全身動脈系統的一個“視窗”,它可以間接反應其它部分動脈(如顱內動脈、冠狀動脈等)發生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可能性。研究發現,頸動脈斑塊或狹窄的人群,其更容易罹患冠心病,腦卒中等。因此及早的發現治療容易引起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壓、高血脂、吸菸、糖尿病、肥胖等,有利於避免或延緩頸動脈內膜增厚的發生和進展。當頸動脈內膜增厚形成斑塊,導致了頸動脈明顯狹窄(狹窄≥50%),其治療與冠心病或缺血性腦卒中相同,應該立即接受他汀類藥物如阿託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治療,將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此外,多數患者還應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療。
若頸動脈斑塊未導致明顯狹窄(狹窄程度<50%),則需要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心腦血管病或其他心腦血管病危險因素。具體的需要心內科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做出綜合判斷。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