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內科 副主任醫師 李巖

  抗栓治療包括抗凝治療和抗血小板治療。靜脈系統的血栓要“抗凝”,動脈系統的血栓要“抗血小板”。
  1、抗凝的原理在於通過藥物作用於凝血因子,干擾凝血酶的活性,阻滯凝血機制的執行,最終避免血栓的形成。諸如肺栓塞、缺血性腦卒中、深靜脈血栓等疾病,發病大都源自靜脈系統,因此需要積極地抗凝治療。臨床使用頻率高的抗凝藥包括:非腸道用藥抗凝血劑,如肝素、低分子肝素、磺達肝癸鈉;香豆素類口服抗凝藥,如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如利伐沙班、阿哌沙班、艾多沙班、達比加群酯等。
  2、動脈系統中的血栓多由血液中的一些不溶性物質聚集後形成,主要的“易栓成分”包括:血小板、纖維蛋白和血細胞等。對於正常人而言,血小板不會隨意聚集。可是當動脈系統出現血管內膜破損,特別是動脈粥樣硬化易損斑塊破裂後時,血小板等易栓成分活化聚集在一起形成血栓。在這一過程當中,血小板發揮最主要的作用,因此動脈系統抗栓主要就是抗血小板。常見的抗血小板藥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替格瑞洛等,它們的主要功效在於防止血小板聚集。在穩定性冠心病、心絞痛等動脈血栓性疾病的治療中,抗血小板藥佔有重要地位。
  抗栓的治療包括抗凝和抗血小板,兩者並不相對立,有時候需要雙管齊下,需要有專業的醫生結合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