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胃腸外科 主任醫師 王愛亮

  為了患者早日康復――立體化快速康復理念在胃腸外科的應用張大爺,73歲,因“胃癌”入住胃腸外科並接受了“胃癌根治術”。術後6小時即下床活動,12小時後經鼻腸營養管進水,次日經鼻腸營養管進流質飲食,術後第4天停胃管並經口進流質飲食,術後一週順利康復出院時,其飲食量已接近正常水平。張大爺的恢復速度讓他和家人都感到驚訝,這正是“快速康復(Fast track surgery)”理念應用於胃腸外科所產生的良好效果。快速康復是近年來歐美特別是歐洲的一些國家極力推廣的一種理念。其目的是降低術後併發症發生率及死亡率,縮短術後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節約醫療資源。在這種理念下,我科的臨床治療模式發生了很大變化。

  為了儘快讓老百姓切實體會到快速康復縮短術後住院時間,降低住院費用的益處,自2010年6月始提出了胃腸外科“手術微創、術後早期下床、術後早期營養”的立體化快速康復理念,並組建了術後快速康復室(十病室),所有術後病人均直接進入快速康復室,由專職護理人員24小時看護,進行術後快速康復指導,數小時至3天后轉入普通病房。

  微創手術的廣泛開展。腹腔鏡手術與傳統手術相比,具有切口小、痛苦小、恢復快等優點,深受患者的歡迎,是外科發展的總趨勢和追求目標。近3年來,在王愛亮主任帶領下,我們科闌尾炎腹腔鏡手術比例達95%以上,並陸續開展了腹腔鏡乙狀結腸癌根治術、升結腸癌根治術、直腸癌根治術、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粘連性腸梗阻鬆解術、小腸平滑肌瘤切除術等。另外術中超聲刀的使用,真正達到了無結紮手術要求,比如胃癌手術中,只用絲線在胃左動靜脈處結紮一次,省除了近百個線結,既縮短了手術時間,又減少了腹腔異物存留,使患者術後恢復明顯增快,大大縮短了住院時間。其中腹腔鏡闌尾術後23小時即有出院者,正是快速康復理念的真正體現。

  術後早期下床活動。腹部手術對患者重要臟器功能有很大影響,如手術切口的疼痛造成患者呼吸受限,常常發生肺部感染等肺部併發症;被動臥床使下肢靜脈血流緩慢甚至瘀滯,易出現靜脈血栓形成;有房顫者易出現栓子脫落而栓塞下肢動脈;腸道功能延遲恢復易產生早期炎症性腸梗阻、腸粘連,全身反應有發熱等。過去腹股溝疝修補術後,患者需絕對臥床休息5-7天,造成住院時間長,費用高,甚至出現下肢靜脈血栓、肺栓塞等嚴重併發症,現在我科腹股溝疝術後24小時即鼓勵患者下床活動,術後3天便可出院。同樣在這種理念的指導下,結直腸癌、胃癌等普外科大術後患者,均能在醫護人員專業指導下12小時內下床活動,可以減少肌肉消耗、增強心肺功能、促進胃腸道功能恢復及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讓老百姓切切實實體會到大手術後第1天就能下床活的喜悅。

  術後早期進食。傳統觀點認為術後應禁食,待胃腸功能恢復,肛門排氣後才能進食,胃腸手術需要術後1周進食,但這可能導致腸粘膜細胞萎縮、營養缺乏、消瘦、體重減輕、併發症增多等弊端。而快速康復強調術後早期進食,因此,我科對於胃手術患者,均留置鼻空腸管,並根據體重、年齡、營養狀況制定詳細的腸內營養計劃,術後12小時經鼻腸管進水,24小時進少量流質,72小時後所需能量均由腸內營養支援。這不是單純的經腸補充營養,更重要的是促進腸蠕動、維護腸粘膜功能,防止腸道內細菌、內毒素異位,此外早期腸內營養還能促進門靜脈迴圈,加速器官功能恢復。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