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國,以腦血管疾病為主的神經性疾病發病人數每年已經超過200萬,死亡率超過了心血管疾病、惡性腫瘤等,致殘率更是居於各種疾病之首。目前,針對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在醫學領域尚屬一門年輕的學科,但以其微創、安全、併發症低等特點越來越受到醫患的認可,尤其是近幾年來隨著腦血管解剖研究、電子計算機技術、影像技術、血管造影技術、導管、栓塞材料和非離子造影劑的不斷髮展,各種大規模、多中心、高質量的臨床試驗廣泛開展,使得神經介入治療的優勢日益凸顯。
一、 腦血管影像診斷技術
大部分腦血管造影都是經股動脈穿刺,經導管向所選擇的動脈內高壓快速注射造影劑,進行選擇及超選擇性造影,得到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影象。DSA對腦血管的正常解剖顯示最完全、最精細,是國內外公認的腦血管疾病診斷的金標準或鑽石標準。可用於頸段、顱內段動脈的狹窄或閉塞、血管畸形、動脈瘤等疾病的診斷。目前最新的技術是一次造影三維DSA成像,既減少了檢查時間,又降低了檢查劑量。其所形成的三維影象,可以任意角度旋轉、實時、動態、立體觀察,使得腦血管的正常解剖及病變情況更為清晰地顯示,為腦血管病的診斷和介入治療提供了更優越的條件。
目前,極少部分醫院開展經橈動脈徑路行腦血管造影,與其他途徑比較,橈動脈徑路操作有如下優點:1.橈動脈表淺,易於壓迫止血, 周圍無重要的神經和血管,無嚴重併發症發生。2.造影結束後患者無需長時間臥床制動, 避免了不適和痛苦( 如腰痛、尿瀦留),也避免了臥床和下肢動靜脈較長時間受壓迫可能併發的血栓形成和肺梗死, 這一點對下肢動脈缺血的患者尤為方便和有利。3.術後護理任務減輕,區域性觀察方便。4.不影響治療計劃,抗凝和抗血小板藥物可連續應用, 可於術後立即進行溶栓治療。5.對青年女性,可避免暴露患者私處而更易於被接受。6.由於較低的併發症和支援費用,以及住院時間短,其費用明顯低於經股動脈徑路。這也為患者減輕了經濟負擔。
二、顱外段頸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
1953年頸動脈內膜切除術(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問世以來,其逐漸成為治療頸動脈狹窄的一線方案。隨後發展起來的頸動脈介入治療(Caroi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CAS),最初用於不適合行CEA的患者,但隨著技術進步和操作經驗的積累,目前CAS已成為治療頸動脈狹窄的重要手段,其相關臨床研究甚多,最近又有兩項臨床試驗結果公佈。2010年在Lancet上發表的國際頸動脈支架置入術研究(International Carotid Stenting Study,ICSS)是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對有症狀的頸動脈狹窄患者行CAS或CEA治療,共有1713例患者入組,術後30天卒中和死亡的發生率CAS組明顯高於CEA組(7.4%vs4.0%),亞組分析CAS組無症狀腦梗死的發生率也顯著高於CEA組。而同樣在2010年公佈結果的頸動脈血管再通內膜切除術與支架置入術比較試驗(Carotid Revascularization Endarterectomy versus Stent
Trial,CREST)是迄今為止比較CAS與CEA療效的規模最大的一項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有2502例患者入選,涉及117箇中心,同時納入了有症狀和無症狀頸動脈狹窄患者。與其它臨床試驗不同,此研究將心肌梗死列入試驗終點。結果顯示,兩組患者的主要終點事件(包括卒中、心梗、死亡)發生率無顯著差異(7.2%和6.8%,P=0.51)。CAS組圍手術期卒中的發生率高(4.1%vs2.3%),而CEA組心梗的發生率高(2.3%vs1.1%)。通過亞組分析發現,CAS更適合於年齡在70歲以下的患者,而CEA更適合於年齡在70歲以上的患者。可見對CAS與CEA的比較研究依然是今後研究的熱點,而且目前尚缺乏CAS後長期隨訪的臨床試驗結果。
三、顱內段頸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
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存在明顯的種族差異,其在歐美並不是腦缺血的主要病因,有統計分析在卒中和一過性腦缺血發作(TIA)中顱內動脈狹窄發生率僅為6%~10%。但顱內動脈狹窄在亞洲人群中發生率相對較高,與30%~50%的腦卒中相關,是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在WASID試驗中有症狀的顱內動脈狹窄>50%,經過阿司匹林或華法令治療,在第1年內引起的卒中發生率仍然高達12%和11%。支架置入術作為藥物治療的補充用於預防卒中的發生,理論上減輕顱內動脈狹窄程度、提高缺血區灌注量,有可能降低卒中風險。顱內動脈支架置入術的技術成功率較高,在90%以上。2010年德國多中心INTRASTENT試驗結果顯示,支架置入聯合藥物治療顱內動脈狹窄的圍手術期病死率為2.2%,致殘性卒中發生率為4.8%;大腦中動脈病變術後的出血發生率顯著高於其他部位,但嚴重併發症的發生率與病變血管的部位及狹窄程度無關。儘管目前已有病例系列研究顯示支架置入術後同側再次卒中的發生率在1.9%~3.8%,但這些病例均經過選擇,病例和支架的選擇都與患者的病變性質、病變長度、血管徑路、操作者經驗和偏好有關。
2011年9月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的顱內支架置入術與積極藥物干預治療顱內動脈狹窄試驗(SAMMPRIS)是繼WASID研究之後,又一項探討顱內動脈狹窄治療方法的大型臨床研。SAMMPRIS是首項在高危顱內動脈狹窄(70%~99%)患者中,比較積極藥物治療與積極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對復發卒中預防效果的前瞻性、多中心、隨機對照試驗,結果提示積極藥物治療優於顱內支架置入術。
雖然SAMMPRIS研究揭示了一定規律,但不足以完全證明某個結論。對一種具有風險的治療性技術,臨床試驗陽性結果只能證實部分假設,而陰性結果可能更有意義,能幫助我們找到須改進方向。回顧CEA和頸動脈支架置入的對照研究,從10年前Carotid Wallstent試驗因頸動脈支架置入的高併發症率而被終止,到現在CREST試驗二者棋逢對手,頸動脈支架置入技術獲得了長足發展,終於迎來了成熟的一天,在卒中治療指南中也已獲得與CEA幾乎相同的治療推薦。數年後,在顱內動脈支架置入領域是否會發生類似的情況呢?
四、椎動脈狹窄的介入治療
20%~25%的缺血性卒中發生於後迴圈系統,由椎基底動脈系統病變所致。椎動脈病變發生率低於頸動脈病變,且雙側椎動脈匯合成基底動脈,一側椎動脈病變可通過對側椎動脈代償,因此,單側椎動脈病變不一定會有臨床表現。然而,如果雙側椎動脈病變或一側椎動脈發育不良,患者就可能出現後迴圈缺血,而後迴圈缺血的預後差、死亡率高。椎動脈病變好發於其起始處和近段。由於外科手術治療的併發症發生率較高,對椎動脈狹窄主要行介入治療,目前已經積累了一些相關臨床經驗。最近Jenkins等報道了一組有症狀椎動脈狹窄介入治療後長期隨訪的病例。在這項回顧性研究中,1995~2006年有105例連續患者共112根椎動脈(91%為顱外段,9%為顱內段)行支架置入術。技術成功率為100%,臨床成功率即症狀緩解率為90.5%。100例患者接受了隨訪,中位隨訪時間為29.1個月,71.4%患者生存,70.5%的患者無明顯臨床症狀。儘管有這樣很好的臨床結果報道,但椎動脈介入治療還存在一些未解決的問題,如藥物治療對椎動脈狹窄自然病程的影響及其與支架置入術的比較研究還很少;雙側椎動脈狹窄的治療,是雙側都要置入支架,還是單側置入支架;椎動脈支架置入時遠端保護傘應用的臨床意義等,還有待於今後的進一步研究。
五、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介入治療
急性缺血性卒中所造成的死亡率和殘疾率很高,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而目前有循證醫學依據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早期靜脈使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啟用劑(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行溶栓治療。最新公佈的靜脈溶栓治療時間窗延長至發病後4.5h,患者仍可獲益。但僅3%~10%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能獲得靜脈溶栓治療,並且接受溶栓治療,其血管再通率也僅為10%~30%。血管是否再通直接關係到患者的預後,儘早開通閉塞的血管,對挽救腦組織至關重要。通過近10餘年的努力,急性缺血性腦血管病的介入治療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多種經動脈血管再通技術,包括動脈內溶栓、機械取栓、機械碎栓等方法單獨或聯合應用包括與靜脈溶栓聯合應用,使得血管再通率大大提高。這樣可以延長治療時間窗,減少出血併發症,使更多的患者從中受益。最近又有將自膨可回收支架(Solitaire AB)應用於卒中的治療報道,在Carlos等報道的前瞻性單中心研究中,入組20例患者,因顱內前迴圈較大動脈閉塞致急性缺血性卒中發作在8小時內接受SolitaireAB支架機械取栓,90%的治療血管取栓後再通,而10%的患者術後出現症狀性顱內出血。對於這些不斷出現的介入治療新技術,還需要大樣本隨機對照試驗進一步證實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最終能否改善患者的預後,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
六、顱內動脈瘤的治療
顱內動脈瘤治療一如既往的是神經介入放射學的研究熱點,對於顱內動脈瘤,經動脈栓塞已經是其首選治療方案。在2011年Radiology上發表的破裂顱內動脈瘤治療的臨床與解剖結果(CLARITY)研究是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連續病例組研究,首次直接比較了球囊輔助栓塞技術與傳統彈簧圈栓塞破裂動脈瘤的結果。這項研究入組了768例患者,共768個破裂動脈瘤進行了栓塞治療,其中608例(79.2%)行傳統彈簧圈栓塞,160例(20.8%)行球囊輔助技術栓塞。球囊輔助栓塞組的動脈瘤直徑超過10mm及瘤頸超過4mm的比例要明顯高於傳統栓塞組。治療相關併發症(包括血栓栓塞事件、術中動脈瘤破裂、術後早期再出血)及總的死亡率,在兩種患者中無顯著差異,但動脈瘤的閉塞率球囊輔助栓塞技術組(94.9%)要明顯高於傳統彈簧圈栓塞組(88.7%)。同樣在2011年,Lancet上發表了比較凝膠塗層彈簧圈與鉑彈簧圖治療顱內動脈瘤(HELPS)的研究結果。塗層彈簧圈用於動脈瘤的治療已有8~9年的時間,使用這種有生物活性的彈簧圈是為了產生血管壁修復反應,提高栓塞效果,但其臨床有效性一直缺乏有力證據,這項研究是隨機對照研究,在7個國家24箇中心對破裂或未破裂的顱內動脈瘤進行栓塞治療,249例患者使用塗層彈簧圈,250例患者使用普通鉑彈簧圈作為對照組,隨訪18個月,兩組患者的臨床結果(再出血及再治療率)並無顯著差異,治療相關併發症的發生率相似,未能顯示這種栓塞材料的優勢。
在最近幾年裡,神經介入放射學在各個領域均有所進展,而我國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腦血管性疾病患者群體,我國衛生部最新發布的全國居民死亡病因調查顯示,腦血管病已上升為我國城鄉居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同時腦血管病還是第一位的長期致殘原因。我國病例資源豐富,各種神經介入治療的新技術、新材料都能很快引入國內使用,並廣泛開展,其臨床應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進一步證實。但我國自主研發新技術和新材料的能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而且目前還沒有開展腦血管性疾病介入治療的大規模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缺乏針對中國人自身特點的介入治療循證醫學證據。面對大量患者,我們有責任為他們去探索最適宜的治療方式,有責任為世界提供更好的臨床證據,這是中國醫生的責任和義務。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