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Babcock於1932年首創直腸拖出切除術以來,Bacon(1945年)、Black(1948年)等多次改良。腹部操作包括遊離直腸至肛提肌,均與前切除術相同。而肛門側的切除範圍與處理方法因術式而不同(圖7-26),其共同點是不行吻合而待結腸肛管自行癒合。這類手術可併發結腸遠端壞死、肛管及括約肌損傷等併發症,現多被低位前切除,吻合器吻合所取代。該法作為直腸癌手術發展史上的一部分,仍有必要進行借鑑和發展。
(一)改良Bacon手術
1950年Ravitch改進了Bacon的手術,保留了肛提肌和肛門內括約肌,切除齒線部位的面板,從而提高了控便能力,減少了感染。該手術適應證為直腸癌距肛緣4~6cm,腫瘤較小,且屬早期癌,分化程度較好者。
手術步驟:
1)腹部切口及乙狀結腸、直腸的遊離同前切除術,但直腸要遊離到肛提肌平面,並在該平面的上方用粗絲線結紮直腸。
2)如乙狀結腸較短,應剪開降結腸側腹膜,必要時遊離脾曲,使乙狀結腸無張力地拖至肛門。
3)提起乙狀結腸,在腫瘤上方4~5cm處用粗線結紮。
4)擴肛到4~5指,沖洗直腸肛管。肛門周圍上4把巾鉗,把肛管向四方拉開,在齒狀線下約2~3cm處環形切開肛管面板。
5)在肛提肌平面以下,直腸粘膜幾肛管下層分離,再將血管鉗從肛門伸入夾住結紮處的直腸壁向外翻,在肛提肌平面用電刀環形切斷直腸粘膜及肌層。
6)把癌腫與直腸從肛門拉出,注意勿扭轉,張力不能過大,在腫瘤上緣10~15cm,保證乙狀結腸斷端露出肛門外3~4cm的前提下切斷腸管,邊切邊用3-0可吸收線將拖出腸管的側壁縫合於肛門周圍面板上。斷端徹底止血,用碘仿紗布覆蓋,敷料包紮。
7)術後2周左右,拉出的結腸與肛管創面粘連癒合,在硬膜外麻醉下用電刀切除齒狀線以下拉出的結腸行肛門成形術。
此術式的優點是,直腸的切除位置很低,能保持較高的根治性。
此術式可能併發
①感染:由於結腸要經過一段剝離後的肛管,故肛管與結腸間易發生積液而導致感染,避免的方法:徹底止血,通暢引流。
②拖出腸管壞死:多由於將結腸向外拖出時用力過大,將血管損傷或血栓形成等所致。亦可因肛門括約肌收縮、壓迫拉出腸管所致,預防措施有:
①切斷部分肛門括約肌,該法對儲存肛門功能有不良影響。
②術前行硬脊膜外插管,術後前3 d內,給止痛劑,如鹽酸嗎啡2mg溶於生理鹽水2ml中,每6~10 h經插管注射一次術後肛門功能良好。如腸管壞死達盆腔內,應再次手術。
③癒合部容易狹窄,Ⅱ期手術2周後開始擴肛,每天1~2次,待無狹窄時逐漸減少擴肛次數。
(二)直腸經腹腔切除、肛管拉出切除術
本手術為周錫庚等改良Bacon的術式。在齒狀線遠側1~2mm處做一環形切口,經肛管面板和粘膜下肌層的近端邊緣,深達內擴約肌,向上剝離解剖直到肛提肌平面以上。然後由內向外環形切斷肌提肌以上的直腸,再將直腸拉出。術後10~14d切除拉出的腸管。
該術式同樣保留了肛提肌及其下方組織,避免了肛門神經的損傷,術後肛門功能有較滿意的排便控制能力。
(三)經腹直腸切除保留肛門結腸拉出術
此術式由日本陣內傳之助於1961年報道。適應證同改良Bacon手術,分兩期進行。
1、第一期手術 此期進行直腸癌切除、結腸拉出。腹部操作同前切除術手術,決定行此手術時需遊離結腸脾曲,向下遊離應達齒狀線水平,即遊離到肛提肌上面。在齒狀線上方約2~3cm上一把大直角鉗夾住腸管。
由一名助手自會陰部充分擴張肛管,可順利插入術者4~6個手指為度。以清水反覆沖洗直腸肛管腔,再用洗必泰液或75%乙醇擦拭。然後再在大直角鉗下方上第二把大直角鉗,在此沿第二把大直角鉗下,相當齒狀線水平或其上方1。0cm處切斷直腸。
直腸斷端電凝止血,自尾骨尖前側方戳孔,在骶前留置2條乳膠管引流。然後,檢查降結腸血運情況,在乙狀結腸下1/3處切斷。取走標本,近端腸腔內留置乳膠管後縫閉。用大量蒸餾水沖洗盆腔後自肛門拉出結腸。肛外保留腸段以5~6cm為宜。拉出腸管與肛周面板縫合固定3~4針。
2、第二期手術 行拉出腸管切除在第一期手術後2~3周,於齒狀線上斷端水平,切斷拉出之腸管。本術式與Bacon術式、Black術式等比較,簡化了操作,出血少,無吻合口漏,術後肛門功能恢復較快而且良好,多數病例1年以內可恢復肛門功能。
(四)評價
直接拖出式直腸切除術,雖然沒有用吻合器的保肛效果好,但該術式經濟,不存在吻合口漏的問題,至今仍有不少醫院還在採用。關於大便次數較多的問題,如每天練習提肛500次,則可明顯改善控便能力。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