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 一。“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在古人的觀念裡,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後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
清明的得名,不僅緣於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淨,也緣於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於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
作為節氣的清明,此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了。
一、健康踏青
清明有很多習俗,如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其中,踏青是在冬去春來,春暖花開之際,人們尋找春天、增加戶外活動的好時機。著名詩人杜甫就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絕句。
踏青,可以踏出健康踏走疾病。清明時節,氣溫轉暖,郊野春遊,做些輕微活動,可以增強下肢肌肉和筋鍵的活力,靈活百骸,使氣血運轉,冠狀動脈血迴圈得到改善。清明時節,芳草萋萋,心戀崎嶇,信步閒遊,全身都會受到震盪,這種震盪可以防止血管壁出現沉澱物,加速裡面渣滓的散退。有節奏的步行,低頻、適度的顫動,對內臟器官更能起到按摩的作用。清明時節,春和景明,大地綠遍,空氣新鮮,陽光充足,大氣中的“長壽素”――陰離子較多,是調整人體代謝的天然“藥物”,更是治療精神緊張的理想“解毒劑”。雖然,踏青有這麼多的好處,也要避開誤區、健康出行。
享受陽光的同時要當心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通常會在春季初次受到較強日晒後發病。尤其過敏性體質的人更要引起注意。戶外活動時要儘量穿長袖衣褲,還要攜帶防紫外線太陽傘,面板裸露的地方最好搽上防晒霜。對花草過敏的人,不要在花草叢中穿行。
出外就餐防止胃腸道疾病。有些家庭出遊,喜歡自帶熟食,或者在外野餐。一定要注意飲食安全。出外旅遊最好攜帶有密封包裝的食品,尤其是肉類食品,比麵包、餅乾類食品更容易變質。開啟包裝的食品應儘快吃完。在外野餐時要儘量做好手的衛生。少吃生冷食物,避免急性胃腸炎的發生。
踏青登山一定要量力而行。冬天人們活動較少,筋骨還沒有完全舒展。踏青登山不能追求過急過快,以免損傷關節、韌帶。如果身體不適或患有心臟病、高血壓、肺氣腫、等疾病,都不要逞強登山。登山要根據個人的體力和身體素質而行,很多人平時很少鍛鍊,不要逞強好勝地一鼓作氣爬上去,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一定要量力而行。
二、文明掃墓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清明節的重要內容。其習俗由來已久。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清明掃墓,為的是祭奠親人。流傳幾千年的祭奠習俗本來就是因時而異,如今祭奠也要與時俱進。祭奠是傳承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發揚重親情、重家庭、重孝道的傳統美德,只要祭奠的本心不變,祭掃的方式並不重要。
網路祭奠就是很好方式。網路祭奠不僅可以向先人表達敬意和孝思,而且可以利用這個平臺加強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溝通,增進了解、強化親情、維護團結,增強凝聚力,從而有利於促進社會和諧。在這個虛擬的空間裡,永久記載著祖祖輩輩的光榮歷史,讓散居在全球的後人都可在這個平臺上了解祖輩光輝業績及其未竟之業,以此激勵後代不斷追求和努力奮進。
還可以有其他的一些紀念方式。如音樂祭祀:播放逝者生前最喜愛的歌曲,表達對故人的緬懷之情。鮮花祭祀:用逝者生前最喜愛的鮮花祭掃,或參加各公墓組織的“鮮花換燒紙”活動。植樹祭祀:通過植樹祭奠故人。家庭追思會:將逝者生前的照片、錄影資料製作成光碟,組織家庭成員觀看,進行往生回憶。
三、清明養生
1、清明養生要注意合理飲食。
飲食對身體健康有重要意義。古人云"春不食肝,夏不食心,秋不食肺,冬不食腎,四季不食脾,如能不食此五臟,乃順天理"。
說的是春季不可對肝臟進補,以免使肝氣過旺。唐代名醫孫思邈說:“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意思是當春天來臨之時,人們要少吃點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飲食,這樣做的好處是能補益人體脾胃之氣。
中國醫學認為,脾胃是後天之本,是人體氣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氣健旺,人可延年益壽。但春為肝氣當令,根據中醫五行理論,肝屬木,脾屬土,木土相剋,即肝旺可傷及脾,影響脾的消化吸收功能。
中醫又認為,五味入五臟,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鹹味入腎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會加強肝的功能,使本來就偏亢的肝氣更旺,這樣就能傷害脾胃之氣。
有鑑於此,在春季人們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氣過於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補益脾氣,故可多吃一點,如大棗、山藥、鍋巴等。
春天,肝陽上亢的老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這就是祖國傳統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老年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飲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
春季多風,清明時還應該從抵禦外風的角度挑選一些食材。肉片、皮凍等帶皮一類的東西,此時食用可以有效起到美容、固表,防止外邪侵襲等防風的作用。例如,用黃豆燉肉皮,黃豆裡有雌激素,把肉皮裡的膠質煮出來,加上作料,不僅順應節氣,而且適合女性養顏。
清明時節,氣候溫和,有時也會出現乾燥上火等不適。此時,可以吃一些有藥理作用的野菜。
苦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生長,又有叫苦蕈菜、苣菜、敗醬等。苦菜顧名就能知其屬性是味苦性寒,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排膿。苦菜中還含維生素C及大量鐵質,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蔔素、維生素B及鈣、磷等。此時食用清熱涼血,降內熱減少因內熱而外感風寒的疾病。
薺菜,也是十字花科植物的帶根全草,具有十字花科的植物抗氧化的能力,在盛產的季節吃鮮又有保健功效,可為一舉兩得了。薺菜又叫護生草、薺、芊菜、雞心菜,目前除野生外,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在傳統醫書中皆有記載如:《本草綱目》:“明目益胃”;《名醫別錄》:“甘、溫,無毒。和肝氣,和中為上品”;《日用本草》:“涼肝明目”。也恰在春季調養肝之時,食點薺菜正適時令。
薺菜味甘性平,內含草酸、酒石酸、蘋果酸、延胡索酸、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及胡蘿蔔素和多種維生素等,薺菜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那麼薺菜能涼肝止血,明目降壓,利溼通淋,常應用於痢疾,水腫,淋病,吐血,便血,目赤疼痛等症。
2、清明養生要注意起居
清明時節,天氣轉暖,不可在家坐臥太久。中醫認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坐傷肉”,應該量力而行,多到戶外活動,多呼吸新鮮空氣。應該保持樂觀的心情,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
這個節氣衣著要適當,要隨著氣溫的變化適時增減衣服,預防感冒。室內要經常通風換氣。這個季節也是呼吸道疾病高發的季節,要儘量避免去人多的場所,減少感染的機會。
一年之季在於春,清明時節做好養生保健,可以讓您健康一整年。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