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難治性癲癇的手術治療,主要有致癇灶的切除或損毀和阻斷癲癇放電的傳導途徑,癲癇手術成功的關鍵在於手術靶區或靶點的定位,因此術前對致癇灶及癲癇電活動傳導的準確定位和評估極為重要。然而,致癇灶的準確定位還有一些難點:
1、腦深部致癇灶的定位困難;
2、雙側性大腦半球同時出現的廣泛性致癇灶,以及致癇灶與映象灶的區分;
3、多發性致癇灶;
4、致癇灶侷限於一側半球而無局灶性腦器質性損害;
5、致癇灶的範圍大小與功能區的關係。實現對致癇灶精確的解剖與功能定位,始終是癲癇領域最為關注的研究方向。
由於致癇灶具有獨特的電生理特性,區域性腦葉的異常放電可迅速傳導到臨近腦葉,而大腦半球的放電可經海馬聯合或胼胝體傳遞到對側大腦半球,形成鏡灶。一側大腦半球致癇灶發放的異常腦電波,通過胼胝體傳導對側並引起類似的腦電波需要20ms,所以腦電圖記錄到鏡灶很難與真正的致癇灶區分。
而影像學顯示的病灶部位與致癇灶部位則會不一致。研究表明,腦內確實存在CT、MRI及肉眼難以辨認的“微小病灶”,且以神經膠質增生、膠質細胞變性或膠質細胞發育不良多見。現今影像學檢查及腦電圖難以發現這種微小致癇灶。
如果致癇灶接近重要的功能區,準確的定位時非常重要的,因為致癇灶接近或位於皮層,重要的功能區位置通常受到影響,產生移位,這是由於病變會對皮層功能區的侵襲與擠壓,腦皮質發育異常,皮質結構的變異與功能重構,腦自身調節代償產生的功能漂移。因此術前明確致癇灶與功能區關係顯得尤其重要。
因此如何對致癇灶及腦功能區進行精確定位始終是癲癇外科的難點,也是癲癇領域的熱點問題。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