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性癲癇中,額葉癲癇的發生率僅次於顳葉癲癇,約佔部分性癲癇的20-30%。兒童期額葉癲癇比顳葉癲癇更常見。由於額葉的解剖和功能複雜,額葉癲癇的表現豐富多變,給臨床及定位帶來一定的困難。
額葉癲癇發作的表現在不同病人之間複雜多變,但同一病人的每次發作通常十分刻板相似。一般來說,起源於額葉的癲癇發作有以下特點:發作頻繁,常呈簇狀出現,可以每天數次甚至數十次發作;發作起止突然,持續時間短暫,可短致數秒到數十秒;沒有或僅有很短的發作後朦朧狀態,意識通常很快恢復正常;常有睡眠期發作;各種發作形式可快速繼發全身性發作或出現癲癇持續狀態。
額葉癲癇的常規腦電圖陽性率極低,且臨床症狀與陣發性放電在解剖生理結構之間的關係相當複雜。相當一部分額葉癲癇的腦電圖在發作間期是正常的。部分額葉癲癇可見數量不等的一側或雙側額極、額、中央、前顳區等導聯的陣發性放電,睡眠期容易出現。有些不典型的棘、尖波容易被忽視。額極或額底的放電在雙側額區產生尖形慢波發放,但左右常不對稱。
額葉癲癇發作期腦電圖有多種表現一側或雙側額區出現10-20低-中波幅棘波節律,或最初表現為瀰漫性低電壓去同步化快波,持續1-3秒,隨後出現額區為主的陣發節律性活動。
對藥物治療無效的額葉癲癇患者,應在術前通過皮層或深部電極記錄,準確定位發作起源,以確定手術的部位和方法。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