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腦病科 主任醫師 常學輝

       眩暈是以頭暈、眼花為主症的一類病證。中醫學認為,引起眩暈的病因很多,不外外感、內傷兩類。臨床辨證主要分風陽上擾、風邪上擾、痰濁上蒙、氣血虧虛、肝腎陰虛、瘀血內阻等證型。治療主要以疏散外風、和解少陽、平肝熄風、燥溼化痰、補益氣血、滋養肝腎、化瘀通絡為主。現將眩暈病的非藥物療法論述如下。
  1、鍼灸治療
  (1)風邪上擾證。主穴:外關,合谷,風府。(2)少陽邪鬱證。選穴:丘墟,懸鐘,行間。(3)肝陽上亢證。選穴:風池,肝俞,腎俞,行間,俠溪。(4)痰濁中阻證。選穴:頭維,內關,中脘,豐隆,陰陵泉。(5)氣血虧虛證。選穴:脾俞,胃俞,足三裡,百會。(6)腎精不足證。選穴:百會,懸鐘,腎俞,太溪。(7)瘀血內阻證。選穴:合谷,三陰交,血海。
  2、推拿治療
  ① 風邪上擾證。取穴:百會、外關、風池、肩井、大椎、合谷、太陽。操作方法:患者坐位,用一指禪推百會、外關、風池、肩井、大椎、合谷、太陽,雙手拿肩井,滾肩部,點按風池、百會。
  ② 少陽邪鬱證。取穴:丘墟、懸鐘、行間、章門、期門、曲池、足三裡。操作:患者仰臥位,用一指禪推丘墟、懸鐘、行間、章門、期門、曲池、足三裡。雙手用摩法施與患者協肋部,按揉丘墟、懸鐘、行間。

  ③ 肝陽上亢證。取穴:百會、期門、章門、太沖、行間、肝俞、膽俞。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醫者以一指撣推百會300次,推面額,揉太陽,抹面部,掃散角孫,按揉期門、章門、太沖、行間;改俯臥位,直擦兩側膀胱經,推肝俞、膽俞。
  ④ 痰溼中阻證。取穴:中脘、豐隆、膻中、脾俞、胃俞。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以一指撣推中脘,摩腹,按順時針方向操作,按揉膻中,推豐隆,面額,揉太陽,掃散角孫;改俯臥位,直擦脊柱兩側的足太陽膀胱經,推脾俞、胃俞。
  ⑤ 氣血虧虛證。取穴:氣海、血海、脾俞、胃俞、膻中、膈俞、三陰交、足三裡。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以一指禪推法推氣海、關元、血海、足三裡、三陰交、膻中,逆時針方向摩腹,然後抹眉弓,掃散角孫;改俯臥位,按揉脾俞、胃俞、膈俞。
  ⑥ 腎精不足證。取穴:腎俞、關元、氣海、三陰交、神庭、太溪。操作方法:患者仰臥位,一指禪推氣海、關元、三陰交、太溪,按揉神庭,揉太陽,分抹面部;改俯臥位,直擦督脈和兩側的足太陽經,按揉腎俞。
  ⑦ 脈絡瘀阻證。取穴:風府、啞門、風池、天井、合谷、阿是穴。操作方法:患者坐位,以一指禪推風府、啞門、風池、阿是穴,並按揉之;三指拿風池,雙手拿肩井、肩背,按揉合谷,拔伸頸項。隨證加減:如因外傷所致,觸到棘突偏歪者加旋轉復位法;如兼肩背痠痛、手指麻木者加肩k、肩貞、曲池,拿上肢手三陽經。

  眩暈發作時應臥床休息,採取適合的體位,少移動。施用手法時也要少轉動頭部,以防加重眩暈。另外,洗面、揉頭皮、浴跟、擦鼻、梳頭、鼓耳、撫枕後、舉手、搓腰眼、擦腹、練眼、搓腳心和湧泉等,可疏導氣血,改善眩暈症狀。
  3、藥浴治療
  水溫保持在35 oC~36oC,按比例每升水加入0.5~1g松脂粉,松脂粉氣味芳香有提神清腦作用,病人浸坐在浴盆中,水面齊胸部,每1~2天1次,每次浸泡30~45分鐘。
  4、氣功療法
  氣功鍛鍊的方法很多,適用於眩暈的功法主要有靜功的強壯功和動功的太極棒動功、慢步行動功等。
  5、香氣療法
  宜用香枕法,如丁仙枕、王氏長壽枕、菊花枕等。
  6、療養康復法
  可選用泉水冷敷法,每次150~300ml,每日兩次,每次半小時。也可用泉水足浴法,每日一次,每次半小時。有條件選用高山療法、空氣療法、日光療法、森林療法均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