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科 主治醫師 郭建闊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進展,老年脛骨平臺骨折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治療方案的選擇要考慮患者受傷前活動水平、是否合併有關節病變或其他身體合併疾病。因此,老年脛骨平臺骨折應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

  病史和體格檢查

  如果患者主訴是在站立時摔倒致脛骨近端骨折,那麼就需要高度警惕患者已有骨量減少或者骨質疏鬆症。對於高處墜落或車禍等導致的高能量創傷,應注意觀察患者軟組織反應,包括骨筋膜室綜合徵和血管損傷,同時還應24小時密切觀察。

  脛骨平臺骨折併發骨筋膜室綜合徵的發生率高達31%,而且與骨折的嚴重程度相關。雖然老年患者很少發生嚴重的脛骨平臺骨折,但是仍然需要警惕骨筋膜室綜合徵的發生。實際上,老年患者的低能量創傷還可增加發生脛骨平臺骨折脫位的機率,這是因為老年患者的骨質要比膝關節囊周圍的韌帶結構要脆弱得多。如果觸診不動動脈搏動,那麼就需要測量踝肱指數(ABI),小於0.9表示有血管損傷,需要進一步處理。

  影像學檢查

  膝關節正側位X線平片是首選的影像學檢查。如果膝關節平片正常,應增加股骨全長X線平片,因為髖部損傷也有可能表現為膝關節疼痛。明確診斷後,應行三維CT掃描。當需要外固定架臨時固定和糾正短縮或成角畸形時,可暫時推遲CT檢查。

  三維CT掃描對骨折的準確分型和治療方案的制定至關重要。X線平片描述的是靜態影像,不能很好反映骨折塊最大移位和骨折不穩定,除非進行應力位X線平片。Gardner等利用MRI檢查軟組織損傷情況,發現99%的患者合併有半月板或韌帶損傷。

  治療目標

  主診醫師應該明確的是治療的首要目標是生命,其次才是肢體完整性,最後才是肢體功能。然而,脛骨平臺骨折很少會危及生命或影響肢體完整性,尤其是在活動水平較低的老年人。骨筋膜室綜合徵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或肢體的安全,可發生在脛骨平臺骨折患者上。

  治療效果好主要體現在保護關節面、避免膝關節炎、恢復膝關節功能和穩定性。機械軸的恢復、脛骨髁的寬度的恢復、軟組織損傷的治療和關節面的恢復程度是影響患者預後的主要因素。對於老年患者來說,受傷前關節已存在的病變、半月板慢性損傷、其他合併疾病和受傷前的肢體功能也可影響患者功能恢復的重要因素。

  非手術治療

  非手術治療適用於關節面穩定的不完全性、無明顯移位的脛骨平臺骨折。冠狀面<10°畸形的SchatzkerⅠ型、Ⅱ型和Ⅲ型骨折也可行非手術治療,尤其是膝關節功能要求不高的老年患者。患者可佩帶絞鏈式支具在受傷後8-12周逐漸開始活動膝關節。當X線發現骨折線模糊、骨痂形成時,即可開始部分負重行走。

  雖然一部分SchatzkerⅣ型骨折和脛骨平臺內側骨折可表現為無移位性骨折,但是仍然需要早期手術固定骨折塊,否則骨折再移位和幹骺端骨質丟失會增加骨折復位和固定的難度。對於高能量創傷、長度不穩定的SchatzkerⅤ型和Ⅵ型骨折,應選擇手術治療,除非是長期臥床的患者。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