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是指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反流入食管,引起的食管和食管外的組織損害。包括內鏡陰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或稱非糜爛性反流病佔50%,反流性食管炎佔40%,Barrett食管(食管下段鱗狀上皮被化生的柱狀上皮替代,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變)佔10%。
通過十年在門診和病房的觀察,胃食管反流病患病率明顯增加,約佔消化科門診總數的20-30%。很多患者反覆就診,長期服藥,比較痛苦。下面結合我的臨床經驗,講一講對該病的認識。
一、 臨床表現
1.典型症狀:燒心、反酸、反胃等。
2.非典型症狀:胸痛、上腹部疼痛、噁心。
3.消化道外症狀:吞嚥困難、胃脹、多涎;因反流物過度反流,刺激咽喉導致咽喉炎,同時亦可有咽部不適,異物感或堵塞感;另有部分患者因反流物吸入氣道出現咳嗽哮喘,嚴重者可導致肺炎以及肺間質纖維化。
嚴重者可出現出血、食管狹窄。
二、診斷
1.內鏡檢查 內鏡檢查是本病最有價值的診斷手段。能準確判斷有無返流性食管炎及其炎症程度。
2.24h食管pH值測定 通過24h食管pH值監測能準確判斷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以及反流程度,為反流性食管炎的診斷提供重要依據。
3.食管壓力測定 正常人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與胃內壓的比值大於1,可以防止過度反流。當比值小於或等於1時,就容易出現胃食管過度反流。
4.質子泵抑制劑(PPI)試驗 疑診本病者,使用標準劑量PPI,一天兩次,治療1-2周,效果明顯,診斷一般成立。
三、治療
1. 胃食管反流病/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種常見病,目前認為它是一種終身性疾病,也就是不能完全治癒,因此對治療的心理預期要適當調整,做好長期與其共存的準備。
2.西藥治療
1)促胃腸動力藥
①多潘立酮(嗎丁啉)常規用法為每次10mg,一天三次,餐前或睡前半小時口服。
②莫沙比利 增強消化道蠕動,減少反流次數及食管酸暴露時間,常規用法為每次5-10mg,一天三次,餐前口服。
③曲美布丁 雙向調節消化道運動,常規用法為每次100mg,一天三次,餐前口服。
還有依託比利、紅黴素等。
2)抑酸藥
(1)H2受體拮抗劑(H2RA) 能使24h酸分泌降低50%~70%,但不能有效抑制進食刺激的胃酸分泌,故抑酸作用不是很強,適用於輕中度的食管炎的老年患者。
(2)質子泵抑制劑 能產生較H2RA更強更持久的抑酸作用,臨床上主要應用於症狀重的食管炎患者。包括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貝拉唑和埃索美拉唑等,可酌情選擇一種。
(3)粘膜保護藥物 本類藥物應用較多的主要磷酸鋁、達喜、法吉酯等,服用後能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保護膜,降低胃酸對粘膜的刺激。
①鋁碳酸鎂(達喜) 常規用法為每次2片,一天二次,兩餐間嚼服,或有症狀時服用。
②法吉酯(惠加強) 常規用法為每次2片,一天三次,餐前口服。
③瑞巴派特 常規用法為每次2片,一天三次,餐前口服。
3.用藥經驗
(1)某些對藥物不敏感或症狀嚴重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我們可以考慮聯合用藥的方法。三聯療法指PPIs +粘膜保護劑+促動力藥聯合療法。如使用抑酸劑如達克普隆等、粘膜保護劑如達喜等和動力劑如馬丁啉等。
(2)可按需治療,即症狀明顯時服用一段時間藥物,症狀緩解時停藥,既可節約藥費,又減少了藥物的副作用。停藥時應逐漸停藥,如從每日服藥改為隔日服藥,再改為每週兩次服藥,逐漸停藥。
(3)中藥治療效果不錯,可以考慮。中醫需要辨證論治,大致可分為肝胃(脾)不和、痰溼中阻、(脾)胃虛弱和痰氣交阻。常用的中成藥有:柴胡疏肝散、香砂平胃、溫膽湯和沉香疏鬱等。湯藥效果更佳。
(4)如有心理情緒因素,可使用抗焦慮/抑鬱藥物,如黛力新,塞樂特等,有時可見奇效。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