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康復醫學科 主治醫師 李剛

一、頸椎病:

頸椎病是由於頸椎間盤退行性病變和其繼發性的椎間關節退行行病變所至臨近組織(脊髓、神經根、椎動脈、交感神經等等)受累所引起的相應的症狀和體徵。

二、頸椎病的分型:

頸椎病分為五型: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交感神經型、食道壓迫型。而食道壓迫型較少見。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康復醫學科李剛

1. 神經根型頸椎病:退行性改變的椎間盤向側後方突出,或椎體後骨刺刺激和壓迫#脊神經根而引起的感覺和運動功能障礙者。

2. 脊髓型脊椎病:因退行性頸椎間盤向後突出或椎體後緣的骨刺壓迫脊髓,而引起的脊髓的傳導功能障礙。

3. 交感神經型頸椎病:頸椎間盤或頸椎骨刺刺激或壓迫神經根的、椎動脈的、脊髓膜內的交感神經纖維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反射症狀。

4. 頸動脈型頸椎病:由於鉤椎關節退行病變,骨刺壓迫或椎間盤向側方突出而壓迫椎動脈而造成腦供血不足。

三、頸椎病的治療:

1. 頸椎病大部分可以應用保守治療治癒,保守治療包括:牽引、理療、藥物治療和功能鍛鍊;另外中醫推拿、按摩、鍼灸治療亦非常有效。

2. 保守治療無效,可以採用手術治療。

對於頸椎病保守治療實際上即是康復治療。而手術之後功能的恢復過程中康復更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四、頸椎病保守治療康復方案:

1. 活動期

活動期患者頸椎病的症狀較重,可以適當制動,比如佩戴頸託、臥床休息,以減少頸部的負荷。同時應由專業醫生決定是否需要使用牽引,配合理療,使用適當藥物幫助儘快緩解症狀。

在接受以上治療的同時,為維持頸部周圍肌肉力量,應進行以下練習:

(1)頸部抗阻等長肌力練習(

在最用力處保持10秒為1次,10次/組,2-3組/日。

最好對照鏡子練習,確保練習時頸部肌肉用力,但頭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練習主要加強頸部周圍肌肉肌力,提高頸部控制能力及頸椎穩定性,同時非常安全。

2. 恢復期:

急性期後應繼續並加強肌力練習,進一步提高頸部的穩定性,確保在逐漸恢復日常生活活動時頸部的安全,並且儘量避免復發。

(1)“床邊抬頭”頸部肌力練習(

在最用力處保持10秒為1次,10次/組,2-3組/日。

確保練習時頸部肌肉用力,但頭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練習主要加強頸部周圍肌肉肌力,提高頸部控制能力及頸椎穩定性,同時非常安全。

隨症狀的減輕和肌力的提高可逐漸改為動力性練習。

在頸部有牽拉感或微痛處保持10-15秒,5次/組,1-2組練習連續進行,2次連續/日。

練習前必須由專業醫生的指導,瞭解哪些方向的活動可做,哪些則應儘量避免!

(3)肩部肌力練習

運動肩部的肌肉通常也通過頸部,因此可以幫助提高頸部的力量和穩定性。同時糾正急性期疼痛麻木造成的上肢肌肉萎縮和肌力下降。

:在功能練習的同時,還必須注意日常生活中對頸椎的保護,才能鞏固練習和治療效果,避免復發。具體方法參見第十二章日常生活動作指導及術後康復護理中的相關章節。

五、頸椎病術後康復方案:

頸椎病術後注意事項:

(1)請仔細聽取醫生或治療師講解並閱讀本計劃後再行練習,新一階段練習應在複查並經醫生或治療師許可後進行(如為外地病人,也應在開始新一階段練習前進行電話諮詢),以保證訓練的安全性。

(2)本計劃所提供的方法及資料均按照一般情況制定,具體執行中需視自身條件及損傷情況的不同,在醫生或治療師指導下完成,須知哪些專案您沒必要練習,哪些專案您還不能練習。

(3)頸椎病所致功能障礙的恢復因個體差異和病情不同差別很大,很難預測恢復時間及程度,請做好長期堅持練習的思想準備。

(4)肌力練習應分組集中練習,組間充分休息。練習次數、時間、負荷等必須按要求完成,以肌肉出現酸脹疲勞感為宜,次日緩解,但應無痛或僅有微痛。且不要為了完成更多次數,而增加休息時間,否則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5)肌力練習中應注意均勻呼吸,不得屏氣。

(6)所有練習均應左右側分別進行,但兩側強度未必一致,一側狀態不如另一側時,切勿為達到相同的訓練強度而勉強完成動作,以免導致組織損傷。

(7)功能練習應生活化、習慣化,能夠獨立完成的動作在生活中應儘可能獨立完成,儘量減少對他人的依賴,否則將影響功能恢復的程序。

(8)注意坐起翻身等動作的安全性

1.術後0-2

頸椎術後一般需佩戴頸託保護。

術後0-3天:

(1)腕關節活動練習:

手臂平放床上,手懸出床面之外,手心向下。張手同時手腕抬起;握拳同時手腕向下;五指併攏同時向左、右偏。緩慢用力至極限,保持10秒,而後緩慢放鬆,次間休息5秒,15~20次/組,2~4組/日。

(2)踝泵):

用力、緩慢、全範圍反覆屈伸踝關節,5分鐘/組,1~2組/小時。

(3)下肢肌力練習:練習量以疲勞為標準,2次/日。

術後3天:

(1)繼續並加強以上練習。

(2)床邊坐位練習:

在醫生允許的情況下,佩帶圍領,使用正確的翻身坐起動作,進行練習。注意早期練習易出現體位性低血壓,如果出現立即平躺到床上即可。

(3)站立練習:持續床邊坐位練習30分鐘以上的患者可開始練習。

站立負重及平衡練習:

2分鐘/次。休息5-10秒,5次/組。2-3組/日

(4)逐漸增加練習強度及活動量。

2.術後2周-3個月

(1)頸部抗阻等長肌力練習():

在最用力處保持10秒為1次,10次/組,2-3組/日。

最好對照鏡子練習,確保練習時頸部肌肉用力,但頭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練習主要加強頸部周圍肌肉肌力,提高頸部控制能力及頸椎穩定性,同時非常安全。

(2)頸部活動度練習:

注意:在練習頸部活動度之前,必須向手術醫生了解自己所採用的手術方式,決定何時開始頸部活動度練習,以免延誤時機或造成意外。一般來說,用錨定法做單純後路手術的病人和人工椎間盤置換的病人,術後2周開始練習;用關節囊懸吊法做後路手術的病人和做融合術的病人,術後6周開始練習。

在頸部有牽拉感或微痛處保持10-15秒,5次/組,1-2組練習連續進行,2次連續/日。

練習前必須由專業醫生的指導,瞭解哪些方向的活動可做,哪些則應儘量避免!

(3)肩部肌力練習):

運動肩部的肌肉通常也通過頸部,因此可以幫助提高頸部的力量和穩定性。同時糾正急性期疼痛麻木造成的上肢肌肉萎縮和肌力下降。

(4)腹肌仰臥舉腿:

保持至力竭為一次。間歇5秒,15-10次/組,2-3組/天。

(5)“空中”自行車練習:

20-30次/組,間歇20秒。3-5組連續進行,2-3次連續/日。

(6)“飛燕”練習:

保持至力竭為1次,5-10次/組,2―3 組/日。

(7)屈腿仰臥起:

保持10-30秒/次,間歇5秒。5-10次/組。2-3組/天。

3.術後3個月-12

(1)“床邊抬頭”頸部肌力練習:

在最用力處保持10秒為1次,10次/組,2-3組/日。

確保練習時頸部肌肉用力,但頭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練習主要加強頸部周圍肌肉肌力,提高頸部控制能力及頸椎穩定性,同時非常安全。

隨症狀的減輕和肌力的提高可逐漸改為動力性練習。

(2)游泳(最好仰泳姿勢),太極拳,散步,爬山等。避免激烈的對抗性專案。

注意:在功能練習的同時,還必須注意日常生活中對頸椎的保護,才能鞏固練習和治療效果,避免復發。具體方法參見第十二章日常生活動作指導及術後康復護理中的相關章節。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