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身高增長與遺傳、內分泌、營養、運動、環境、睡眠關係密切。不同性別不同年齡的兒童有不同的身高標準,常將身高低於正常同性別同年齡的平均身高2個標準差(相當於第三百分位) 稱為矮身材。簡而言之,如果孩子年身高增長速度低於下述標準即視為身高增長異常:2歲以下小於7釐米,4歲半至青春期小於5釐米,青春期小於6釐米。
身高增長異常即矮身材是可以治療的,但必須把握時間。
一般來說,女孩子的骨齡如果超過15歲,男孩子的骨齡如果超過17歲,這時孩子的骨骺大多已經閉合,長高的機會就非常小了,許多孩子因此錯過了最佳治療期。
矮身材兒童的治療措施取決於其病因。
導致矮身材的因素較多,其中不乏互動作用者,亦有不少疾病導致矮身材的機理尚不清楚。常見的病因有:家族性或特發性矮身材、體質性青春發育延遲、營養不良包括佝僂病、慢系統性疾病、性早熟、垂體發育異常生長激素類缺陷、甲狀腺功能減低等。
只要早期發現病因並給予適當的治療,孩子可以獲得較好的追趕性生長並可恢復正常的身高。
為了早期診斷正確診斷,對生長滯後的小兒必須進行相應的檢查。
一、臨床觀察:
主要是定期(每3個月)隨訪、測量、評估孩子生長速率。測量需要到生長髮育門診用標準儀器、標準方法嚴格測量,一般要求測量時間及測量者相對固定,測量時間最好在上午10時,每次複測均由同一人負責以保證測量數值準確無誤。除了觀察身高體重還要測坐高上下部比等。
二、骨齡判定及預測成年身高
攝左手(包括腕、掌、指骨)正位X片,觀察各骨化中心的生長髮育情況預測成年身高。骨齡是各年齡時的骨成熟度。骨骼的發育貫穿於整個生長髮育過程,是評估孩子體格發育情況的良好指標。正常情況下,骨齡與實際年齡的差別應在±1歲之間,落後或超前過多即為異常。
三、實驗室檢查: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做相關的檢查。
如血尿常規,肝腎功能,甲狀腺激素檢測,血氨及電解質分析(疑診腎小管酸中毒者),核型分析(疑有染色體畸變的患兒),GH-IGF-I軸功能測定,其他內分泌激素的檢測等。
四、下丘腦、垂體的影像學檢查,以排除先天發育異常或腫瘤的可能性。
診斷明確後,應根據不同的發病原因採取不同的治療手段。如甲狀腺功能減低應及時補充甲狀腺素;營養不良包括佝僂病、慢系統性疾病導致身體發育失衡應及時治療原發病;性早熟,會使幹骺端過早趨於閉合狀態,降低人體生長髮育的潛能,應早期進行內分泌調節;垂體發育異常生長激素類缺陷、家族性或特發性矮身材多伴有生長素缺乏或不足,補充生長素是最理想的治療方法等。
另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
一、平衡營養充足和調配合理的營養素,可以使生長潛力得到最好發揮。
葷素搭配合理膳食。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動物性食品如蛋、肉、魚、乳類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比較完備,營養價值高;豆類、花生、蔬菜與動物性食品搭配,可進一步提高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又可取長補短。鈣、磷是骨骼的主要成分,牛奶、豆類、蝦皮、骨頭湯等含鈣豐富;乳類、肉類、豆類、五穀含磷多。微量元素是人體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如鐵、鋅、銅、碘硒等。這類食物有:動物肝臟、肉、魚、蛤、蚌、牡蠣、海帶、紫菜、穀類和豆類。食物要適量均衡地攝入,避免偏食。
二、充足的睡眠
睡眠時間應保證8-10小時。生長激素在晚上入睡後45-90分鐘(深睡眠)分泌,所以充足的睡眠有助於身高的增長和青春期高速生長。
三、日照
日照有助於兒童的生長髮育。因此,應給兒童增加戶外活動時間,以促進其生長髮育。5至6月份,是兒童長高的“黃金時段”。特別是5月份,兒童長得最快,平均達到7.3毫米。
四、適當運動
孩子過早劇烈運動亦會影響長高。因為過多的體力消耗會影響骨骼和肌肉的營養供給,還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有利於長高的運動包括輕鬆活潑、自由伸展和開放性的專案,比如游泳、舞蹈、羽毛球、乒乓球、單槓等。不利於長高的運動包括負重、收縮和壓縮性的運動,比如舉重、舉啞鈴、練拉力器、摔跤、長距離跑步等。
總之,孩子的生長髮育是一個規律性、連續性、階段性的過程。從出生到3歲的第一個快速增長期,年齡越小增長越快,如第1年可長高約25釐米,第2年可長高約10釐米;3歲至青春期前為穩定生長期,該時期對人的最終身高起著重要作用,每年約有5至7釐米的增長;青春期生長速度又加快,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每年長高約8至10釐米。
但是人的生長是有時間限制的,一般在青春期後骨骺線一旦閉合,身高就停止生長,身材的高度就基本定型,任何方法也無法使其再長高。因此,長不高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早期診斷和治療對矮小患兒的最終身高具有決定性作用,且越早效果越好,4至12歲之間進行治療,也就是青春期前治療最佳。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