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神經外科 主任醫師 楊國平

  今天你在草原、大漠、鄉間、山野或無人區內還會迷路嗎?有GPS,我不會迷路。

  腫瘤長在腦內功能區,開刀風險大嗎?有神經導航技術,我們可以將手術併發症減至最低。“導航”一詞我們都不陌生,因為,它在今天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但是應用神經導航技術實施顱內病變手術你可能第一次聽說。

  這是一個新近發展起來的微創神經外科技術。它是在神經導航系統引導下實施的顱腦手術,它可以提高病灶全切率,降低術後致殘率,明顯改善患者預後。

  神經導航系統引導下的經鼻垂體腺瘤切除術:

  今天有一臺垂體腺瘤患者要做手術,我一大早來到病房,按常規在患者顏面部貼了5個導航專用標記貼,然後由護士陪同病人做頭部CT,再送入手術室平躺手術床,並將患者全部影像資料輸入電磁導航系統。

  記得上個星期三,我也做了一臺垂體腺瘤,由於沒有使用導航系統引導,手術開始過程極不順利,患者蝶竇與常人不同有多個分隔,進入蝶竇後我便迷路了,找了好半天也找不到鞍底,最後把上司請來救駕,他已做了數百臺垂體腺瘤手術,非常有經驗,在他的指導下,我小心磨除各個蝶竇分隔,終於找到並開啟鞍底完成了這臺手術。

  今天這個病人有點類似,但我不怕,因為我有導航儀。我進入手術室後即開始逐一註冊各個標記貼,確認系統誤差?1.5mm,註冊成功後,即和往常一樣開始手術,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在導航儀引導下我很快找到鞍底,順利切除腫瘤。術後複查結果腫瘤切得非常乾淨。

  有趣的是,我以前做垂體腺瘤手術從沒有向今天這樣有的放矢,整個手術過程,我的每一步都可以在螢幕上實時看到,我可以在三維空間上準確的確定在垂體腺瘤周邊比鄰的視神經、視交叉、頸內動脈及海面竇等重要結構的具體位置,我可以主動避開這些重要結構,防止相關損傷及併發症發生。我真正體會到神經導航系統引導下的經鼻蝶垂體腺瘤切除術可以做到微創、安全、低併發症。

  神經導航系統引導下切除腦功能區腫瘤:

  對生長在腦功能區的神經腫瘤做手術其風險很大,為了減少術後復發,術中就必須更多的切除腫瘤,這有時會不可避免的損傷正常腦組織而導致術後神經功能障礙。我們有時看到患者是走進病房抬出醫院,回家康復後不是跛行就是癱床。

  因此,腦功能區神經腫瘤切除術是對神經外科醫師的挑戰,除對手術者操作技巧要求很高外,對術前和術中的精確定位要求同樣很高,稍有偏離即帶來永久性神經功能損傷。

  神經導航系統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幫助神經外科醫師:

  ①術前可以在工作站虛擬手術計劃,確定並避開腦的重要功能區,選擇最佳的手術入路,制定更安全的手術方案;

  ②術中通過工作站影像對病灶進行精確的三維定位,實時引導手術全過程,減少手術創傷,減少腫瘤殘留,降低術後併發症。自從我科應用神經導航技術施行顱內腫瘤手術以來,已對40多例包括膠質瘤、腦膜瘤、垂體瘤等顱內腫瘤患者實施手術,臨床療效非常明顯。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