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骨外科 副主任醫師 石勇

  股骨頸骨折是骨科臨床常見損傷,目前公認手術治療療效顯著高於保守治療,一般術後3-4天即能下床活動。但對於70以上患者股骨頸骨折,隨著增齡併發症發生的風險增加,由於老年患者多伴有重要器官的功能減退和併發症,對圍手術期治療較年輕患者有更高的要求。

  全髖置換術後一些併發症是該手術所特有的,一些是任何老年人大手術都會發生的。全髖置換術特有的併發症包括:神經血管損傷、周圍臟器損傷、出血和血腫、肢體不等長、術後關節不穩定和脫位、異位骨化、血栓栓塞、骨折、晚期鬆動、感染、骨溶解、假體柄折斷等。Clohisy等回顧了1996年至2003年之間髖關節翻修患者的翻修原因,發現無菌性鬆動佔55%,不穩定佔14%,感染佔7%,假體周圍骨折佔5%,假體折斷佔1%。其中無菌性鬆動是導致翻修的最主要原因。

  這些併發症有些會嚴重影響術後功能,如骨折、脫位、感染等;而有些則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如血栓栓塞引起的肺動脈栓塞。很多併發症的發生是可以預防的,而且很多併發症的發生與醫生的技術水平有關,因此臨床醫生應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和技術水平,儘量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全髖置換術圍手術期應注意哪些全身併發症?

  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多為老年人,和其他大手術一樣會引起全身的併發症,有時會危及患者生命,臨床醫生應給予高度重視。常見的如消化道應激性潰瘍,術後應給予胃粘膜保護劑,如奧美啦唑,必要時行便潛血檢查。心肌梗塞和心衰是危及生命的最常見併發症,術前應詳細評估既往的心臟病史和目前的心臟狀況,術中應避免發生缺氧和血容量驟增驟減的發生。

  區域性放置骨水泥通常會引起血壓波動,偶有引起心律失常和心臟驟停的報告,因此在放入骨水泥時應加快輸液,將血壓升高。必要時進行中心靜脈壓監測。脂肪栓塞並不少見,多為一過性,但嚴重的會引起呼吸系統衰竭,導致病人死亡。如果術後出現氧飽和度降低時應考慮到這一併發症並請相關科室會診。

  血栓栓塞引起的肺動脈栓塞會在很短時間內導致病人死亡,應注意預防。全髖置換術的平均死亡率約為1%左右,多數因上述全身併發症所致,因此術前必須進行仔細評估,根據ASA評分綜合評價手術風險,以避免上述併發症的發生。我院針對上述併發症有一整套完備的術前準備方案,因此每年關節置換圍手術期死亡病例極少,近20年沒有發生死亡事件。

  人院後所有患者均行血尿便常規、肝腎功能、凝血、血型、ECG、超聲心動圖、胸x線片檢查。

  術前並存症:並存內科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卒中後遺症,呼吸系統疾病,如慢性肺氣腫。

  術前心肺功能檢查後給予降壓、抗感染和輸白蛋白等支援治療,糾正水電解質失調。對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150/100 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在9.0 mmol/L以下,術中及術後繼續用胰島素控制血糖致基本正常水平。術後給予48 h的持續鎮痛,繼續治療並存症,保護心肺功能,維持水電解質平衡,使用廣譜抗生素防止感染。

  術前手術耐受力評定主要依據傷前戶外活動能力初步判斷心肺功能,若有嚴重心肺疾病需請心血管及麻醉科會診。

  很多醫師對高齡病人能否耐受手術及安度圍手術期有顧慮而放棄手術,我們的體會是隻要積極治療術前並存症,進行術前耐受力評定,選擇好手術時機,手術是安全可行的。

  圍手術期感染以及術後深筋脈血栓是重點要預防的,一般會使用3-5天抗生素,也會用預防血栓的藥物。早期下床活動會減少併發症的發生,也會減少治療費用。

  我們採用直接外側入路,修復關節囊技術,術後人工關節穩定性好,不易脫位

  今年2例92歲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均在術後4-5天下床扶行,2月後生活能自理。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