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血管外科 主治醫師 高培顯

  原因:
  靜脈曲張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多發生於從事持久站立工作和重體力勞動的人群,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遺傳因素、先天性發育不良及後天生活習慣影響等,有些患者還合併有長期哮喘、便祕等造成長期腹部壓力增高的疾病,有些女患者主要是懷孕期間腹壓增高導致靜脈瓣膜破壞,最終造成靜脈曲張。
  表現:
  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腿部面板冒出紅色或藍色、像是蜘蛛網、蚯蚓的扭曲血管,或者像樹瘤般的硬塊結節,靜脈發生異常的擴大、腫脹和曲張。
  單純性大隱靜脈曲張所引起的症狀和體徵一般並不嚴重, 主要表現為下肢淺靜脈擴張、伸長、迂曲。在淺靜脈開始擴張的階段,可有酸脹、不適和疼痛等感覺,在站立時症狀明顯,行走或平臥後消失。單純性大隱靜脈曲張的早期常以症狀為主,後期則以淺靜脈曲張和由此所引起的併發症為主。病情嚴重者,病程進展到後期,可出現患肢特別是小腿下段足踝部位腫脹。患肢腫脹一般在晨起時明顯減輕,甚至消退,午後腫脹出現。並多發生踝部面板營養障礙性病變等併發症。
  單純性大隱靜脈曲張後期所引起的併發症,除足靴區面板營養障礙性病變外,還有淺靜脈血栓性靜脈炎、曲張淺靜脈破裂出血(自發性或外傷性)等。
  下肢靜脈曲張的檢查:
  1、病史中注意詢問有無職業、家族史、妊娠與發病的關係,有無胸部或腹部慢性疾病、下肢外傷史,有無深靜脈炎或深部靜脈血栓形成,瞭解其發生的時間與症狀(下肢沉重、小腿隱痛、易疲倦、水腫和出血),以及症狀與站立、行動和臥床休息的關係,過去治療的情況與效果。

  2、詳查全身有無其他疾病,腹內有無腫塊(尤其應注意有無盆腔腫瘤),是否妊娠,區域性有無血管雜音等。
  3、用常規方法檢查病變是在大隱靜脈或小隱靜脈,一側或兩側,曲張程度如何,大隱靜脈瓣功能是否健全,深靜脈是否通暢,深淺靜脈間交通支靜脈瓣功能是否健全。
  4、檢查患肢有無水腫、色素沉著、潰瘍、溼疹和急性炎症現象。
  5、注意與動靜脈瘻及深靜脈血栓性靜脈炎所引起的曲張靜脈相鑑別。  單純性下肢靜脈曲張的檢查:包括臨床查體、無創性檢查和下肢靜脈造影術。目前輔助檢查中首選下肢靜脈B超檢查,因為其沒有創傷性,且可重複操作。
  根據發作時的典型症狀即可作出診斷。此外,尚應根據病史提供的相關疾病,進行相應的臨床和實驗室檢查,以利作出病因診斷,指導臨床正確治療。
  大多數的患者靜脈曲張並不嚴重且不需治療,保健與預防是最重要的。但若靜脈曲張太嚴重時則容易產生反覆潰瘍、感染和出血的現象,誤信偏方與用錯治療方法反而會加重靜脈曲張的症狀。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請教專科醫師給予適當的建議。
  靜脈曲張的治療方式包括以下數種:
  壓迫治療法:使用彈性襪,利用外在的壓力來減少運動時產生的粗腫。理論上說,彈性襪的壓力,在足踝部最大,往上逐漸減少其壓力。通常最好能穿至大腿的彈性襪。彈性襪最好是在清晨尚未起床時穿著,一直到夜間上床後再脫掉。如果病患已因靜脈高壓而產生腿部潰瘍,則應尊重醫師的指導服用抗生素和利尿劑並輔以特殊衛材治療。

  硬化劑治療:將高張性溶液(如高濃度鹽水或硬化劑)注射到曲張的靜脈,破壞血管內膜,使其封愈後消失。但僅能治療小的曲張血管、且治療中可能會有劇痛,色素沉澱,甚至發炎,紅腫,潰爛等後遺症,且有容易復發及復發後難以處理的問題,所以僅適用於少數患者。
  血管外雷射或脈衝光:和去除斑點的雷射美容原理一樣,優點是隻需區域性麻醉,治療時間短,疼痛低,傷口相當小,不會留下難看疤痕,可立刻行走。但只針對微細的蜘蛛狀靜脈曲張,要需數次療程才有效。
  外科剝脫手術:在腹股溝做切口,切斷結紮或抽出大隱靜脈,需要半身或全身麻醉。若靜脈曲張太厲害時,可能需要數個小傷口,一段段的抽除曲張靜脈。治療完整但有皮下瘀青及傷口較疼痛的缺點。
  血管內燒灼治療:在膝蓋或足踝內側做小切口,放入極細的導管,用高頻波(或稱射頻)或雷射光束燒灼、阻斷曲張的靜脈血流。單純的血管內燒灼治療手術有可在區域性麻醉情況下進行、不必住院、疤痕與疼痛較少、治療後綁上彈繃就可走動回家,成功率高等優點。不過醫保不報銷,且大多數病患可能不能單以此法即可解決,需輔以其他方式如微創靜脈曲張旋切系統才可有較完整的治療。個別患者靜脈主幹非常粗大,鐳射治療後可能血管閉塞不完全或形成血栓,需要二次手術。
  微創靜脈曲張旋切內視鏡系統:使用內視鏡及抽吸旋切方式將蚯蚓般的靜脈絞碎吸出,傷口比傳統手術小,較美觀,但面板下的創面較大,可以稱“小切口手術”,但不能算“微創手術”,術後容易出現血腫、淋巴水腫、區域性面板麻木等併發症。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