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治未病中心 主治醫師 張青岐

  中藥湯劑是中醫臨床最常應用的一種製劑形式,湯劑煎煮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臨床治療的效果,因此必須掌握中藥湯劑的正確煎煮方法,從而最大限度發揮其治療效果。而在家庭煎煮中藥的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煎煮器具:最好用砂鍋

  煎藥最好的器具是砂鍋。砂鍋屬於陶器,陶器具有導熱均勻,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與藥物成分發生化學變化,且保暖性好等特點,是煎煮中藥的最佳選擇。若無陶器,也可用白色的搪瓷器皿和鋁鍋代替。但切忌用銅、鐵、錫等製成的器具。鐵、銅、錫本身也是中藥類,用之恐與病情不合;且這些材質器具中的金屬元素易和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發生反應,輕則降低療效,重則產生毒副作用,如鐵鍋煎藥,往往會生成一種不溶於水的鞣酸鐵,使藥液變黑變綠,藥味又澀又腥,非但不能療疾,甚至可產生毒性,危害生命。

  煎前泡藥:利於有效成分煎出

  煎前用清水浸泡,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煎出。這是因為草木藥在乾燥後,水分被蒸發,細胞壁及導管皺縮,細胞液乾枯,其中的物質以結晶或無定形物沉澱存在於細胞內。煎前浸泡,可以使細胞重新脹滿,當水分進一步浸入時,細胞可膨脹破裂,使大量有效成分釋放出來。煎前浸泡時間以30―60分鐘為宜,以種子、果實、根為主的藥浸泡時間為60分鐘。夏天氣溫高,可以適當縮短浸泡時間;反之冬天可以長些。浸泡用水,以常溫(25℃―50℃)為宜,切忌用沸水。

  煎煮用水及量:液麵沒過飲片兩橫指為宜

  煎煮用水一般使用自來水即可,水量為將草木藥加壓後,液麵沒過飲片兩橫指(約2釐米)為宜。其中,芳香易揮發及質地疏鬆的藥物,可以只淹沒藥物;質地堅硬黏稠需久煎的藥物,加水量可略多一些。煎煮用的水過少不利於藥物有效成分的溶解,過多則會使藥物有效濃度降低,同時還會加重脾胃水液代謝負擔,既不利於治療,也不利於身體健康。

  煎煮次數:一般只煎一次

  一般一劑藥建議只煎煮一次,最多煎兩次。第一,因為古人煎藥就只煎煮一次,並無再煎及三煎之說。第二,中藥的有效成分大多是水溶性物質,特殊藥物通過先煎、後下等煎煮方法已基本可以讓有效成分充分溶解。煎煮用的水只是一種溶液,是藥物溶解後的載體,反覆煎煮並混合而後分服的方法,直接降低了藥物的有效濃度,不利於發揮藥物治療作用。

  為減少浪費,待藥液濾出後,應將藥渣放入雙層紗布中包好,待稍涼後,加壓絞取藥渣所吸附的藥液,最後把藥渣扔掉。實驗表明,從絞取的藥液中,可得到大量有效成分,約相當於原方劑量的1/3。尤其是一些遇高熱藥效降低、損失或不宜久煎的藥物,藥渣中所含有效成分比例更高。如此,則能增加中藥的溶出率,提高療效。

  服藥方法:每日一劑

  臨床一般均為每日1劑,每劑分2或3服。病情急重的,可隔4小時左右服1次,晝夜不停,使藥力持續。一般情況下,湯藥多溫服。除特殊目的外,為減少對胃腸道的刺激,可於飯後服藥從而增加患者依從性,提高治療效果。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