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主治醫師 馬騰

  腦源性痙攣是當病變損害到皮質、基底節、腦幹部及其下行運動徑路的任何部位,出現的癱瘓肢體的肌張力增高或痙攣。其中腦血管病引起的痙攣,相當於中醫中風肢體痙攣症,中風後患者肢體肌張力增高痙攣,並伴肢體疼痛、麻木、僵硬、關節攣縮畸形,進而影響肢體功能活動。有報道表明中風病的致殘率可高達86.5%,而有約65%出現癱瘓肢體肌張力增高或痙攣,嚴重影響患者功能活動和生存質量。筆者自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臨床採用針刺拮抗肌群腧穴治療中風痙攣性癱瘓,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一、臨床資料

  一般資料:本組60例,均為武漢市第一醫院鍼灸科中風偏癱伴有痙攣患者,採用單盲法依隨機數字表分為針刺拮抗肌組30例(治療組)和針刺主動肌組30例(對照組),見表1。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經統計學處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選擇標準:

  根據 2004 年衛生部疾病控制司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會制定的《中國腦血管病防治指南》[1]而擬定。

  2.1 腦梗死診斷標準

  (1)多數在靜態下急性起病,動態起病者以心源性腦梗死多見, 部分病例在發病前可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2)病情多在幾小時或幾天內達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狀可進行性加重或波動;

  (3)臨床表現決定於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
主要為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的症狀和體徵,如偏癱、偏身感覺障礙、失語、共濟失調等,部分可有頭痛、嘔吐、昏迷等全腦症狀;

  (4)影像學檢查:X-線計算機體層成像或磁共振成像提示相應病變。

  2.2 腦出血診斷標準

  (1)多在動態下急性起病;

  (2)突發局灶性神經功能缺損症狀,常伴有頭痛、嘔吐,可伴有血壓增高、意識障礙和腦膜刺激徵;

  (3)血液檢查:可有白細胞增高,血糖升高等

  (4)影像學檢查:CT 或 MRI 提示相應病變。

  2.3 納入標準

  (1)符合診斷標準的患者;

  (2)病程為中風發病恢復期即發病後15天至6個月;

  (3)偏癱肢體的肌張力亢進,腱反射亢進,甚至關節陣攣,即屬於 Brunnstrom II、III、IV 階段;(4)35歲≤年齡≤75 歲;

  (5)同意並簽署知情同意書者。

  2.4 排除標準

  (1)神志不清者或者語言理解障礙,不能正確表述自己的意見者;

  (2)大面積腦梗死患者(超過半球2/3體積者);

  (3)腦外傷、腦腫瘤及腦炎併發腦梗塞患者;

  (4)伴有發熱、嚴重糖尿病患者;心、肝、腎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者(即ALT>正常值的1.5倍,Cr>正常值的上限)

  (5)患有類風溼、痛風、截肢、先天性殘疾等導致肢體活動障礙者

  (6)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療者

  (7)在臨床觀察過程中,因病情變化運用影響臨床觀察的藥物,或因其他原因中斷臨床觀察的患者。

  二、治療方法

  1、取穴:

  1.1針刺拮抗肌群組:取穴:上肢屈肌痙攣,針刺肩s、曲池、手三裡、外關、合谷;下肢伸肌痙攣,針刺委中、血海、三陰交、照海、太溪穴。針刺深度:以到達肌肉層為度,不可過深至骨,亦不要太淺至皮下。

  1.2針刺主動肌群組:針刺主動肌組
上肢:極泉、尺澤、尺澤、內關;下肢:伏兔、陽陵泉、解溪、申脈。針刺深度:以到達肌肉層為度,不可過深至骨,亦不要太淺至皮下。

  2、操作方法:

  以75%酒精常規消毒穴位,根據穴位不同,應用不同型號的平針。針刺得氣後,
兩組均採用強刺激針法:捻轉角度大於180度,提插深度大於12.5px,兩組每日1次,每6d休息1d,3周為1個療程。

  三、療效標準及治療效果

  1、評定方法(所有評定由同一人進行):

  1.1用改良Ashworth量表評定痙攣;

  四、討論

  中醫學對腦卒中後痙攣性癱瘓的認識早已有之,認為痙攣狀態其病位在腦,涉及肝臟、經筋,經脈不通,氣血執行失調,經脈失養,主“束骨而利關節”功能失調,經脈攣縮是造成痙攣的主要發病機制。中醫認為痙攣的發生與肝臟、經筋關係密切,肝血不足、筋脈失養為其病機;本病主要涉及的經絡有足太陽膀胱經、手厥陰心包經、督脈、陰、陽蹺脈及手三陰經筋、足三陽經筋。《難經・二十九難》載:“陰蹺為病,陽緩而陰急,陽蹺為病,陰緩而陽急”,從陰陽學說來看,拘急收縮屬陰,舒緩伸張屬陽,陰有餘而陽不足則見拘急不舒。《景嶽全書》中雲:“偏枯拘急痿弱之類,本由陰虛……夫血非氣不行,氣非血不化。凡血中無氣,則病為縱緩廢弛。氣中無血,則病為抽掣拘攣……故筋緩者,當責其無氣。筋急者,當責其無血。”在治療方面,強調疏通經絡,恢復氣血執行,緩筋解急在治療痙攣中的重要性。如《靈樞・官針》則曰:“恢刺者,直刺傍之,舉之,前後恢筋急,治筋痺也。”“關刺者,直刺左右盡筋上,以取筋痺。”《傷寒論》曰:“脛尚微拘急,重與芍藥甘草湯爾乃脛伸”。

  痙攣是對肢體被動運動的一種抵抗,是由於上、下行傳導通路和節端的抑制減少使肌肉對牽張反射的活化增高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疾患造成的癱瘓肢體的肌張力增高和痙攣比較常見。一定的肌張力是維持體位和肢體運動必須的。但過高的肌張力則影響肢體的運動。同時由於痙攣常使患者感覺疼痛、關節活動減少、影響行走和保持姿勢的能力、增加異位骨化和骨折的發生率,從而嚴重干擾患者的護理和康復功能鍛鍊,影響其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和康復效果,因此,尋求改善痙攣的有效措施就顯得愈加重要。痙攣期優勢肌群(主動肌群)的張力已經出現並逐漸增大以致亢進,發展成為痙攣,但非優勢肌群(拮抗肌群)的張力仍然很弱,甚至缺如。因此如何興奮拮抗肌群,提高拮抗肌群的α運動神經元與γ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而抑制主動肌的張力,降低主動肌群的α運動神經元與γ運動神經元的興奮性是治療本病的重點。

  神經生理學認為,以毫針深刺偏癱側抗痙攣肌肉(拮抗肌)肌腹部穴位,通過本體感覺神經啟動牽張反射引起相應的拮抗肌收縮,痙攣側亢進的肌張力降低,達到抑制痙攣的目的。故我們的針刺選穴都分佈在下肢屈肌肌群上,通過刺激拮抗肌群上的腧穴從而抑制下肢伸肌肌群張力的增高,緩解痙攣。幫助患者儘快度過肌痙攣,促進分離運動的出現。

  有關資料表明,任何疼痛刺激都可以引起屈肌、伸肌的回縮反應,表現出屈肌、伸肌的痙攣。尤其在反射活躍、痙攣較高的狀態下,刺激遠端部位的某些腧穴無疑將加重偏癱患者的痙攣模式。如足三裡、三陰交、解溪等穴可使足內翻和趾屈痙攣,針刺曲池可使肘屈和腕屈痙攣。另一方面遠端取穴也不符合人類神經發育學規律。本研究表明針刺拮抗肌可研究結果表明,針刺拮抗肌可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並降低致殘率,是治療中風後痙攣性偏癱的一種有效的方法,可向臨床推廣應用。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