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頭缺血性壞死通常好發於40歲以下患者,接受全髖關節置換的患者中有12%是由於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皮質類固醇、吸菸飲酒以及血紅蛋白性疾病是股骨頭壞死的危險因素。對於早期的股骨頭壞死,其治療方法包括臥床休息、髓芯減壓、遊離血管腓骨移植等,但是手術的效果與患者的症狀、壞死病灶大小及位置密切相關。
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中心的Cory Edgar醫生在2014年的Techniques in Orthopaedics雜誌上介紹了他們鑽孔注入自體骨髓治療股骨頭壞死的方法。該方法最早源於Gangji和Hernigou的研究,Cory等人做了改進,首先在髂嵴處通過經皮穿刺抽吸骨髓,然後注入髓芯減壓後的股骨頭。
一、患者體位和準備。
仰臥於可透視的手術床,在手術同側的臀下墊高骨盆使髂前上棘、髂骨與創面垂直。消毒範圍類似髖關節置換,但是上方和內側的範圍要包括髂骨翼上方1cm和肚臍內側。C臂X光機放於對側進行透視。
二、骨髓穿刺收集
可應用骨髓穿刺針或者骨活檢針抽吸骨髓,可以180°收集骨髓使用帶稀釋肝素的50ml注射器進行抽吸骨髓。
三、股骨頭鑽孔
透視下進行股骨頭鑽孔,根據術前MRI影像對股骨頭壞死區域進行定位,通過前後位和蛙式位透視穿針,導針的位置應距離軟骨下骨1至2mm避免穿破關節軟骨。然後用直徑4mm的鑽頭進行鑽孔,可在壞死區域鑽多個孔,這樣可以避免股骨頭力學效能降低誘發塌陷,也能對壞死區充分減壓。
四、注射骨髓
將骨髓液20ml。通過鑽頭向股骨頭內緩慢注入以促進骨髓細胞與骨質之間的接觸。當注射完成後去除鑽頭,使用可吸收線皮內縫合,不留置引流液不縫合筋膜。
五、術後康復與鍛鍊
臥床休息1月,扶雙柺1月,單拐一月,在術後6個月內由於要避免關節負荷過大而要限制跑、跳、接觸性運動等活動。定期複查。
作者使用該方法治療了一部分股骨頭缺血性壞死患者,大部分的患者取得了疼痛緩解避免股骨頭塌陷的療效,但能否逆轉股骨頭缺血壞死病程,仍然在持續的觀察當中。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