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心血管內分泌病科 主治醫師 孫鑫

  大地回春,萬物復甦,人體也應有生機勃勃的活力,但很多人卻感到很疲勞,人們因此而覺得疑惑,做同樣的工作,睡眠時間也差不多,但第二天卻還是昏昏欲睡,總感覺睏倦疲乏、注意不集中、甚至頭昏、頭脹、進而影響工作;這就是通常所說的疲勞綜合徵。

  疲勞綜合徵涉及面很廣,幾乎涵蓋了人體各大系統的異常表現。中醫所說的經絡是執行氣血、聯絡臟腑和體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與人體的是人體的各大系統、諸多功能的調控總網路,對於經絡的有效調理,可以啟動機體自身的修復潛能,有效的緩解徘徊在疾病入口處的疲勞綜合徵。

  以下以各系統的疲勞綜合徵為線索,來教大家幾招如何自己動手,用經絡按摩的方法來緩解疲勞整合徵。

  1、精神、心理系統:

  常見表現:多數表現為心情抑鬱,心慌、胸悶、甚至胸部疼痛;工作注意力不集中,思緒混亂,反應遲鈍,記憶力下降,做事缺乏信心,猶豫不決等。

  經絡調養:以心經、心包為主,中醫講“心在志為喜、在體合脈、其華在面”,所以涉及心理、神志方面的疾患,均可通過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經來調理。

  經脈循行及時辰調養:心經起始於心中,向下橫出於腋窩下,沿著上臂內側的後緣及前臂內側到達掌後.進入掌內後緣,沿著小指內側行至末端;要保養心經、需在心經經氣最旺盛的時刻午時,也就是11:00-13:00點,此時段是人體陽氣達到最旺盛開始向陰轉化的時間段,也就是陰陽轉換點,應在此時照顧好心臟。通常可採取午休、靜養等方法。按摩方法主要以順經絡循行的方向按揉為主,從腋窩開始,緩慢按揉而下至小指末端結束,可按揉2-3遍。如酸脹感較明顯,可適當延長按揉時間、按揉力度以自己能耐受為主。

  區域性取穴調養:穴位以按揉為主,以酸脹為度,每穴2-3分鐘。

  如:少海:屈肘時,位於肘橫紋內側端與肱骨內上髁連線的中點。能滋養心陰,清心瀉火.安神鎮靜。

  神門:位於腕橫紋內側端,偏於小指一側的凹陷處。有補益心氣、滋養心血.寧心安神的作用。

  內關:位於前臂內側中間,腕橫紋向上兩橫指;有寧心安神、通絡止痛之效。

  勞宮:握拳時,中指指端所指的位置。可鎮靜安神、補益心血。

  2、呼吸系統

  常見表現:反覆感冒、經久不愈,稍遇天氣變化就感覺身體不適,並伴有發熱、咳嗽、鼻塞等症,平均每月感冒一次,平素感覺疲乏、精神無力,稍微運動則倍感乏力,氣喘氣促,休息後也不能很快緩解。

  經絡調養:從肺調理,“肺主一身之氣、司呼吸”。所以涉及呼吸系統方面的疾患,均可通過手太陰肺經來調理。

  經脈循行及時辰調養:肺經的循行起始於胃脘部位,沿著上臂前外側、前臂橈側的前緣進入寸口、止於拇指外側端。肺經經氣最旺盛在寅時,也就是凌晨3: 00-5: 00點,但此時段正是處於深度睡眠當中,所以要保養肺經,需保證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以利於經氣的恢復,平時可順經絡循行方向敲打肺經,從上臂前外側開始,至手掌處以點按為主,直至大指末端。

  區域性取穴調養:如:列缺:雙手虎口自然交叉,食指指端所指向的位置;凡是頸部不適,落枕、頭痛、頭暈、咽喉疼痛等疾患,均可以選列缺以按揉。

  魚際:將大姆指伸直,在大拇指根部和手腕連線的中點。能疏通肺經經氣,調理肺氣,起到解表宣肺的作用。

  3、消化、運動系統:

  常見表現: 主要表現為食慾減退,或欲進食卻難以下嚥,缺乏食慾,尤以油膩為著。有時可能出現偏食或食後消化不良,腹脹、噁心、經常返吐酸水、噯氣等表現;大便形狀也多有改變,習慣性的便祕、大便乾燥或大便次數增多等。經常感覺全身疲憊,腰膝痠軟、四肢乏力,甚至害怕運動,總感覺步履沉重;周身感覺不適,甚至無誘因的肌肉痠痛、小關節疼痛。

  經絡調養:從脾、胃經調理,“脾主運化、在體合肌肉、主四肢、胃主受納、主通降”。所以涉及消化系統、運動系統,血液系統的一些疾患,均可通過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來調理。

  經脈循行及時辰調養:脾經的循行起始於足大趾的末端,沿下肢內側前緣向上循行,進入腹中,向上分散於舌下。要保養脾經,需在脾經經氣最旺盛在的時間段即上午9-11點,是養護“脾”的最佳時間,在該時間段敲打脾經、胃經,或該經相關穴位進行按揉,如果沒時間按摩的話,也可以適當運動、避免久坐。以促進機體對精微營養物質的吸收。

  區域性取穴調養:三陰交:內踝尖向上四橫指的位置,為肝脾腎三經之交會穴,可調肝補腎,調氣活血。

  陰陵泉:脛骨內側髁下緣凹陷處;健脾利溼作用強,善於治療脾虛溼盛的腹脹便塘。

  天樞:與肚臍相平,旁邊約兩橫指。具有止痛止瀉.消脹通便之功,統治一切腸胃疾患。

  足三裡:位於下肢外側,外膝眼下四橫指,距脛骨約一1.5cm處;具有益氣養血、健脾補虛、扶正培元之功

  4、神經、感官系統:

  常見表現:表現出精神萎靡不振,遇事容易精神緊張,焦慮不安或急躁、情緒不穩,脾氣暴躁,初期常有頭暈、失眠、心慌、易怒等;後期則表現為難以入睡、或睡後噩夢紛紜易驚,入夜早醒、醒後難以再睡等,甚至嗜睡、懶言、記憶力減退等表現。在視覺系統主要表現為眼睛疼痛,視物模糊,對光敏感等;在聽覺系統則主要表現為耳鳴,聽力下降。

  經絡調養:從肝經調理,中醫講“肝開竅於目,在志為怒、在體合筋”,所以涉及眼睛視力、情志精神、及肢體關節運動的疾患、均可通過足厥陰肝經來調理。也就是說,神經精神系統、感官系統出現了異常表現,我們可以調肝經來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從而消除疲勞。

  經脈循行及時辰調養:肝經從足大趾向上循行,沿著下肢內側向上,進入腹部,散佈於脅肋之間,分支向上與眼及肺相連。肝經經氣最旺盛的時刻丑時(也就是凌晨1: 00-3: 00點),此時已進入深度睡眠,所以要保養肝經除了保證充足的睡眠外,平時我們應注意調暢情志,多飲水,適當加強運動,少飲酒、儘量不熬夜。只有這樣,才能保持全身氣機暢通。

  區域性取穴調養:如:大墩:位於足大趾趾甲根部靠小指側約0.5mm處;可有效緩解頭痛和焦躁情緒。以點按為主。

  太沖:位於第一、第二足趾的趾縫向上約一橫指,凹陷處;可平肝熄風,清瀉肝火;以點揉為主。

  5、泌尿系統

  常見表現: 總感覺腰膝痠軟、尤其以腰兩側明顯,並伴有尿頻,尿急等症狀。此外,疲勞甚者,排尿後容易起泡沫、尿不盡的感覺。生殖系統症狀,在男子出現遺精、陽痿、早洩;女子出現月經不調或提前閉經等。長此下去,可能發生不孕不育症。

  經絡調養:從腎調理,“腎藏精、開竅於耳及二陰”,所以涉及泌尿系統,耳部疾患等方面的疾患、均可通過足少陰腎經來調理;

  經脈循行及時辰調養:腎經起始於足小趾的下端,斜著走向足心,沿著內踝骨的後面向上沿下肢後緣,向上貫穿脊柱後歸入腎臟。在一天當中,腎經經氣最旺盛在酉時,也就是下午17:00-19:00點,一般來說、此時段正處於下班回家、晚餐的時段,經歷了一天的忙碌,應儘量休息,不能過分疲勞,也可食用一些養腎之品,如枸杞、芝麻、核桃等。

  區域性取穴調養:啪茨ι鼉嗆芎玫難齜椒ǎ雜諳喙匱ㄎ壞陌茨Γ彩鞘種匾摹H紓河咳鶴愕濁1/3處,足趾屈指時凹陷處。是人體強身保健的要穴,常按揉該穴能使人精力充沛、改善機體的個種不適。

  太溪:位於內踝尖與跟腱連線的中點。具有滋腎陰、補腎氣、壯腎陽、理胞宮的功能,以按、揉為主。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各類人群疲勞的感覺也愈來愈明顯,我們可根據自己的疲勞表現,選擇恰當的經絡進行調理,從而消除疲勞,達到健康的目的。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