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感染科 副主任醫師 湯正明
2010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釋出:解讀新版指南4大看點   近5年來,國內外有關慢性乙肝的基礎和臨床研究取得了很大進展,為此,中華醫學會肝病學分會和感染病學分會於2010年底對2005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進行了更新和修訂。新指南的變化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貴州省人民醫院感染科湯正明
1.進一步明確抗病毒適應證
針對到底什麼時候應當進行抗病毒治療這個問題,新版指南做了更明確的詮釋。除了一般的抗病毒標準,新版指南中還強調,對HBV DNA持續陽性而達不到一般標準者,具以下情形之一也應考慮抗病毒治療:①ALT(丙氨酸轉氨酶)大於正常值上限且年齡>40歲;②ALT持續正常但年齡較大(>40歲);③動態觀察發現有疾病進展的證據(如脾臟增大)。以上情況建議行肝組織學檢查,必要時給予抗病毒治療。
新版指南中,對於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指徵也有所變化:不論ALT是否升高,HBeAg(乙肝病毒e抗原)陽性者的抗病毒指徵為HBV DNA ≥104拷貝/毫升(2005版指南中為HBV DNA ≥105拷貝/毫升);HBeAg陰性者的抗病毒指徵為HBV DNA ≥103拷貝/毫升(2005版指南中為HBV DNA ≥104拷貝/毫升);對於HBV DNA可檢測到但未達到上述水平者,如有疾病活動或進展的證據、且無其它原因可解釋,在知情同意情況下,亦可開始抗病毒治療。
由此可見,新版指南對代償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更強調及早進行抗病毒治療,以延緩或降低肝功能失代償和肝細胞癌的發生。

2.引入“優化治療”概念
新版指南引入“優化治療”概念,即選擇符合適應證的患者,進行規範的抗病毒治療,通過評估預測療效並通過及時調整治療方案獲得更好的療效。
●如應用核苷(酸)類藥物,應在治療24周時進行評估,如果HBV DNA完全轉陰,則繼續原藥治療,如HBV DNA不轉陰,則表明患者未完全應答,提示遠期存在耐藥風險且療效可能較差,此時應當調整治療方案進一步優化療效。
●如應用干擾素,治療前ALT、HBV DNA水平和HBV基因型是預測療效的重要因素,治療12周或24周時, HBV DNA水平、乙肝病毒e抗原和表面抗原滴度也是預測療效的指標。
由此可見,患者在進行抗病毒治療時,早期、定期檢測相關指標的變化,對預測療效、調整方案進而獲得更好的治療效果意義重大。

3.強調耐藥管理
耐藥問題是患者長期以來一直非常擔心的問題。新版指南中強調了對於耐藥的預防,以減輕患者經濟和疾病的雙重負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嚴格掌握治療適應證。肝臟炎症病變輕微、難以取得持續應答的患者(如ALT正常、HBeAg陽性的免疫耐受期),特別是<30歲時,不宜開始抗病毒治療,尤其是不宜使用核苷(酸)類藥物治療。否則,不僅治療效果不好,而且今後真正需要抗病毒治療的時候,可能會因為已產生耐藥而面臨無藥可用的困境。
●謹慎選擇核昔(酸)類藥。如條件充許,開始治療時宜選用抗病毒作用強和耐藥發生率低的藥物,儘量避免耐藥的發生。
●治療中密切監測,儘早對發生耐藥者給予救援治療,如:定期檢測HBV DNA,及時發現異常情況以便採取相應措施。2005版指南中提到,對於一種核苷(酸)類藥物耐藥的患者,可以加用另一種藥物或換用更強效的藥物進行治療。但通過實際臨床使用,由於換用的藥物與原治療藥物存在交叉耐藥位點,隨著療程延長,同樣會產生新的耐藥,疾病進展仍然不能得到控制。因此,新版指南中對出現耐藥如何換藥做出了更明確的規定,這樣會幫助很多患者少走彎路。

4.明確抗病毒療程
抗病毒治療的療程問題,即什麼時候可以停藥,不但是醫生應掌握的內容,也是患者經常向醫生提出的問題。新版指南明確了抗病毒的療程,並指出延長療程可以減少疾病復發。
●HBeAg陽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使用長效干擾素的療程為1年,服用核苷(酸)類藥物的療程為達到血清轉換後再鞏固治療1年,且總療程不少於2年。
●HBeAg陰性的慢性乙肝患者,療程則更長,長效干擾素至少使用1年,核苷(酸)類藥物總療程不少於2.5年。
    為了獲得較好的治療效果,患者在抗病毒治療時一定要聽從醫生的建議,切勿自行停藥。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