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 生殖醫學科 住院醫師 嚴春

  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腔以外的身體其他部位,稱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內膜出現和生長在子宮的肌肉層稱為子宮腺肌病。兩病可合併存在。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率:

  近年明顯增高;是常見婦科疾病。生育年齡婦女中有約10%患此病,中國有3000萬人患子宮內膜異位症!其中不能懷孕或有腹痛症狀的婦女中佔20-90%。

  發病年齡:

  生育年齡發病,25-45歲居多。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病與月經的週期性變化有關。月經初潮前的女孩,絕經以後的老年婦女一般不患此病。

  病灶易發部位:

  卵巢,子宮後壁,韌帶,陰道與直腸之間及骨盆腔的腹膜。其他:腹腔和身體其他部位,比如肚臍、膀胱、腎臟、肺、乳房、甚至手、臂、大腿處,但非常少見。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如何發病的?

  它是一種良性病變,但表現很像惡性腫瘤,有遠處轉移和種植能力,根治非常困難。發病原因不明,有多種說法。目前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個遺傳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炎症性疾病;由於出血引起的疾病;器官依賴性疾病和激素依賴性疾病。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病理變化:

  病灶週期性出血,纖維組織增多和粘連形成,生長在卵巢內的病變為充滿濃巧克力樣液體的囊腫-巧克力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症一般極少發生惡變,僅約1%。

  分期:

  我們把該病分為四期:I期:極輕微;II期:輕度;III期:中度;IV期:重度。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表現:

  痛經和平素下腹痛;月經不調;不孕;性交時盆腔深部疼痛。如果侵犯腸道時腹痛、腹瀉或便祕,週期性大便帶血;侵犯膀胱時經期小便痛和尿頻;侵犯輸尿管時月經期腰痛和血尿;巧克力囊腫破裂會引起突然發作的劇烈腹痛且伴有噁心、嘔吐和肛門墜脹;有時可捫及腹部腫塊;囊腫破裂時疼痛加劇;醫生在給患者行婦科檢查時,病人感到疼痛。

  疑似病人的進一步檢查:

  B型超聲波檢查可確定巧克力囊腫;Ca-125(糖鏈抗原)值測定可能升高;腹腔鏡檢查直接觀察到盆腔病灶,目前為診斷的最佳方法。

  治療原則:

  根據患者年齡、症狀、病變部位和範圍以及對生育要求等不同情況加以全面考慮。①原則上症狀輕微者採用期待療法,積極爭取懷孕;②對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進行“三步曲”治療,第一步腹腔鏡檢查確診和適當的手術。輕度患者術後可先試行懷孕;病變較重者手術後行第二步藥物治療;第三步是助孕的治療,行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③無生育要求的重度患者可採用手術和藥物治療;④症狀和病變均嚴重的無生育要求患者可考慮根治性手術。治療目的:去除病灶;減輕疼痛;增加懷孕的機會;儘可能延緩復發。無論是手術還是藥物治療,都有較高的複發率。

  手術治療:

  一般我們傾向於腹腔鏡手術。①對年輕和有生育要求的患者行保守手術,僅去除病灶;②對不需要生育的中重度患者,行半保守或半根治手術,即保留至少一側卵巢或部分卵巢以維持女性內分泌功能。③對不需要生育和重症患者,可行根治性手術,切除子宮及雙側卵巢。

  藥物治療:

  ①短效避孕藥;②避孕環治療,對於痛經劇烈,又不願切除子宮、卵巢的病人,可以上一種含孕激素的避孕環(曼月樂),可以明顯減輕或“消除”痛經,但對卵巢巧克力囊腫無效;③達那唑(口服或栓劑);④孕三烯酮(內美通);⑤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抑那通、達必佳、諾雷德、達菲林等)。這些藥物都是為了降低血中的雌激素水平,使內異症病灶萎縮,達到階段治療的目的。

  助孕治療:

  輔助生育技術如自然週期或藥物促排卵+丈夫精液洗滌後行子宮腔內人工授精;促排卵+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試管嬰兒)技術。中重度或複發性子宮內膜異位症是“試管嬰兒”治療的理由。


注:此資訊源于網路收集,如有健康問題請及時咨詢專業醫生。


相關問題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3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